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病因 > 术后要动态观察癌胚抗原(CEA)
术后要动态观察癌胚抗原(CEA)
大肠癌可预防 身材高更易患大肠癌
1、如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中有一人患大肠癌,则本人患该病的危险性增加,应于40岁时开始行乙状结肠镜、粪便潜血或二者兼施的标准筛检
7、过去一直认为黑斑息肉病患者息肉不会癌变但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黑斑息肉病病人患癌的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一项调查显示黑斑息肉病病人恶性肿瘤发生率为20%~23%因此,对于黑斑息肉病患者,应进行积极的随诊和检查治疗对10岁以上患者,常规每两年行全消化道造影检查;20岁以上患者,每两年还应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
大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早期常无症状,至出现便血、腹痛、腹泻等非特异症状时,患者常常已属中晚期大肠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大肠癌高发地区年龄大于40岁的有症状人群;接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受过大肠癌、大肠息肉手术治疗的人群;有直系亲属患过大肠癌或大肠息肉的人群
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的先天或获得性缺陷所致该基因的突变多发生在20~30岁时,可导致结肠发生成百上千个腺瘤40岁以后,携此基因者几乎100%发生癌变对于这种家系成员,应接受遗传学咨询,并从青少年时期即进行定期的结肠镜检查
4、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与息肉的大小相关息肉愈大,癌变机会愈多初次检查发现腺瘤,一律电切活检,证实为腺瘤者,3年后应随访进行结肠镜检查如第一次随访检查显示正常或发现单个小型管型腺瘤,则下次随访检查可延至5年之后;相反,如息肉体积大,数目多,则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
5、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直肠癌,是一种在同一左结肠癌早期症状家族中有多个患结肠癌、直肠癌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凡疑及该病的个体,应从20岁~30岁开始每1~2年,40岁以后每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8、对于大于1厘米的息肉,尤其有腹部症状者,应尽可能经内镜电灼,择期剖腹手术或在纤维结肠镜的辅助下经腹腔镜切除息肉或病变肠段;25岁后,每年接受包括腹部、盆腔的全面检查;女性患者还应行乳腺检查、宫颈涂片和盆腔b超检查
2、曾行大肠癌根治术者,发生复发性癌或新癌的危险性增加术后要动态观察癌胚抗原(cea),若cea持续不降或短期下降又复升高者,要考虑切除不完全或复发的可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探查肿瘤的存在如果行大肠癌切除术者术前未进行彻底检查,则推荐术后1年内行结肠镜检查如果本次或术前结肠结肠癌晚期症状镜检查显示正常,则下一次结肠镜检查可在3年后进行,以后每5年检查一次
大肠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癌症,根据调查,我国大肠癌高发年龄在50-60岁,而西方国家则为60-70岁,相比之下我国发病年龄平均年轻了10岁容易得大肠癌的人群包括肥胖、高蛋白高热能低纤维饮食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人群
6、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这种危险于患病后8年开始,以后持续稳定增加对全结肠炎患者应于患病8年后,左结肠炎患者于患病15年后,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成年人身材高大可增加大肠癌的危险性,男性身材高于185cm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大于身材低于165cm的男性,女性身材高于168cm危险性 大于身材较矮的女性而且肥胖可增加结肠癌的危结肠癌早中晚期症状险性,“肥胖的男性人群患结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两倍,而体形较胖的女性罹患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也增加
哪些人是大肠癌高危人群?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白癜风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