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病因 > 猪毛尾线虫感染后的医治方案

猪毛尾线虫感染后的医治方案



猪毛尾线虫感染后的医治方案

佛山南海某猪场存栏母猪70多头,肉猪多头,在年6月初,在70—80斤的肉猪栏中,个别猪前期出现拉稀,继而拉红色血糊状粪便,猪皮肤变苍白,减食或废食,迅速消瘦,怀疑是猪痢疾短螺旋体引发的猪痢疾,使用过痢菌净针肌注及喂服,未见明显效果,病发20多天的猪体重明显下落,乃至体重只有正常猪的一半左右(图1为正在病发的两病猪),同场6月龄的一群大猪,在中猪阶段出现过部份猪拉稀,当时使用过医治剂量的抗菌素及阿维菌素医治,大部分猪恢复正常,但仍有个别猪出现顽固性下痢,(由中猪至大猪连续4个月均拉稀粪,粪便呈糊状,图2),出栏时病猪体重比正常猪低%,期间用过屡次痢菌净针肌注,也曾怀疑是寄生虫感染,用过医治量的敌百虫及阿维菌素口服,但效果不明显。

在出售肉猪时,屠户反应该栏肉猪大肠粘膜充血出血,上面寄生有大量牙签粗细,白色长约3.5cm线状虫体,虫体前端细长,深插于大肠黏膜深层,后端短粗,游离于肠腔(图3、图4)。

部份感染严重的猪,结肠(尤其是盲肠)粘膜充血出血,上面布满虫体,用手拨除时,肠黏膜由于损伤严重而易于撕裂,这些猪只常常表现拉红色血粪,严重贫血,不食或废食,多预后不良。由于发现大量鞭虫寄生,从而确诊该猪群得了猪鞭虫病。

讨论:

1、猪鞭虫寄生于猪结肠及盲肠(教科书表述猪鞭虫主要寄生于盲肠,但临床解剖发现,部份病猪结肠也会大量寄生,可能与猪只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或虫体适应性改变有关),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3—4周就可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进程不需要中间宿主,猪只吞食感染性虫卵而得病,成虫寿命个月。笔者现场发现,该肉猪栏水泥地面破损,坑洼的地面积水积粪严重,为该病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看来每批猪出栏后修补好破损的地面再进猪,很有必要。

2、猪鞭虫雌虫产卵较少,需采取漂浮法发现虫卵或剖检时在大肠发现虫体,便可确诊。3、猪鞭虫病主要感染幼猪,1.5月龄猪可验出虫卵,4月龄检出率最高,14月龄以上猪极少感染。临床上发现该病在地面饲养的中猪(约70—80斤)表现症状最明显,特别是一些环境卫生较差,猪粪排落鱼塘喂鱼,但又从抽鱼塘水冲栏的猪场常发。

4、定期药物驱虫是预防猪鞭虫病的有效办法,建议肉猪在2.5月龄和4月龄各驱虫一次,羟嘧啶是驱除鞭虫的特效药,左咪唑、苯硫咪唑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大部分驱虫药对猪鞭虫不如猪蛔虫的效果好。由于羟嘧啶在市场上较难买到,有养猪户用90%农用敌百虫按1/千拌料一次投服,猪服食后出现轻微的中毒症状,听说使用效果较好,但该方法易引发猪群集体中毒,不建议使用。

5、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生物体,身体与自然总是处于一种震荡平衡状态。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人类社会就会明白,坏人、黑帮、恶势力总是长时间存在的,当政府管治能力强时,它们就会被抑制,但不能根除,反之,就活跃。生物体也一样,人类为了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而采取集约化的养猪模式,是与猪体先天进化所具有的生活习性相违背的,加上营养水平、饲养环境、疾病威逼等因素影响,猪体与生俱来抗病能力被削弱,但这些都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如何使猪身体生长发育与其生长环境尽可能调和、和谐,减少这类震荡幅度就是猪群保健的原理所在。福源康+硬朗素已被证明对提高猪非特异性抵抗力有殊效。图五是两病猪经驱虫处理后,场主通过增加饲料营养,配合添加1/千福源康和4/万硬朗素饲喂第14天时食欲和体质恢复情况。

6、猪鞭虫病与猪痢疾从临床症状上很难辨别,但后者可通过病原定性诊断或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方法可进行确诊。并且使用痢菌净,新霉素等抗菌素医治有效,前者抗菌素医治无效。笔者临床中发现,有些猪场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广谱抗菌素注射或口服,肠道菌群严重失衡或造成真菌性肠胃炎,一样会引发顽固性下痢或血痢,这些病猪体质衰弱,多以死亡告终。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jbby/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