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知识 > 资讯中医医王孙思邈的故事
资讯中医医王孙思邈的故事
我想查一下当年孙神医是如何治疗脚气病的,就翻看了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未料这一查,不仅让我对孙本人是否会治脚气病产生了怀疑,而且还发现了很多蛮有趣的东西。
1、孙思邈并不知道很多中药有毒副作用
《千金翼方》卷第二《本草上》对硝石的记载:硝石,味苦辛,寒,大寒,无毒。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硝石中含有硝基化合物,可诱发肝癌;对杜若的记载是:杜若,味苦辛,微温,无毒。事实上杜若又名杜衡,含马兜铃酸,会造成患者肾衰竭,还可能导致淋巴瘤、肾癌、肝癌等一系列癌症。
很多中医及支持者们在面对中药毒性的质疑时,最常用的一个辩解理由就是“以毒攻毒”。可“以毒攻毒”的必要前提是,首先你得知道哪种中药有毒,然后还知道这种中药可以克治患者体内的哪些毒,若是连自己所开的药方有毒都不知道,又如何谈得上“以毒攻毒”呢。
顺附一个《千金翼方》中真正的“以毒攻毒”记载,很是幽默——
雄黄:味苦甘平寒大温有毒,主寒热鼠篼恶疮疽痔死肌,疗疥虫翎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鬼疰,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悦泽人面炼食之轻身神仙,饵服之皆飞入人脑中胜鬼神,延年益寿,保中不饥,得铜可作金,一名黄食石,生武都山谷炖煌山之阳,采无时。——《千金翼方》卷第二《玉石部中品》
2、孙思邈对中药的有效性糊里糊涂
传说中孙神医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下,发现很多脚气病的患者都有相同的饮食习惯,喜欢吃精制细粮,而那些平日只吃米糠的穷苦百姓却很少有类似的症状,于是他推断可能是米糠起了某种作用,建议患者改吃粗粮糙米,并且服用麦麸皮熬的粥,结果运气不错,让他猜对了,病人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然而当我翻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时,却发现事实和传说出入很大。
在《千金要方》卷第七《风毒脚气》中,孙思邈针对脚气病竟然给出了多达67种药方,而且每个药方少则七八种药,多则十数种药,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比如犀角、虎骨、羚羊角、鳖甲、牛尿,还有一些毒性很强的植物,比如能引起肾衰竭的防己,以及诱发心脏病的附子等。另外对于某些药方的制作方法也是莫名其妙,像第56方的朮膏酒,需要糯米几斗,小麦几斤,湿荆几束,青竹几尺几寸,淘米多少遍,规定的极为烦琐苛刻,甚至连每一步骤要维持多少天都异常详尽,让人读了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
在《千金翼方》卷第十七《脚气第二》中,孙思邈倒是给出了正确的药方——“榖白皮”(不过也有人考证孙思邈所说的“榖白皮”是指楮树皮,并非谷皮),然而奇怪的是,孙在书中除了“榖白皮”这一让后世中医大加吹捧的药方外,另有二十个治疗脚气病的药方,且很多药方并不含维生素B1。
如果孙思邈真的觉悟到脚气病的致病原因是饮食中缺乏米糠,又何必故弄玄虚搞出这么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药方?直接建议病人吃米糠不就得了?
在今天,现代医学已经在分子水平上对脚气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得一清二楚。米糠或其他谷类食物之所以能治疗脚气病,是由于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这是一种由嘧啶环和噻唑环结合而成的B族维生素,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在人体内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可以防止各种神经炎症。而脚气病患者的症状譬如四肢麻木、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等,就是神经末梢发炎和退化的结果。
那么,孙思邈又是如何论述脚气病的机理呢?《论风毒状第一》里有一段特别冷的笑话——
提问:为什么“风毒脚气”(脚气病)偏偏在脚上发作呢?
回答:因为要用脚走路嘛。那些“风毒”其实都是从地上冒出来的,脚呢,又总在地上走来走去,能不得脚气吗。很多笨蛋医生不懂得这种病,乱治,结果全治死了。
原文:问曰,风毒中人,随处皆得,作病何偏着于脚也,答曰,夫人有五藏,心肺二藏,经络所起,在手十指,肝肾与脾三藏,经络所起,在足十指,夫风毒之气,皆起于地,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当履之,所以风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脚,久而不差,遍及四肢腹背头项也,微时不觉,痼滞乃知,经云,次传闻传是也,论得巳便令人觉不凡脚气病,皆由感风毒所致,得此病,多不令人即觉,会因他病,一度乃始发动,或奄然大闷,经三两日不起方乃觉之,诸小庸医,皆不识此疾,漫作馀病治之,莫不尽毙,故此病多不令人识也,始起甚微,食饮嬉戏,气力如故,惟卒起脚屈弱不。能动,有此为异耳,黄帝云,缓风湿痹是也。
笑完之后,再提出一个严肃的质疑:对于同一种病,为什么现代医学可以用一种非常简单通俗的方式解释清楚,而中医却只能通过高深莫测的玄妙理论去论证?是古人故弄玄虚考验后人的智慧呢,还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3、孙思邈的经验总结有大量的错误
在《千金翼方》卷第十一《小儿》中,孙思邈对胎儿发育的描述是这样的——
凡身在胎,一月胚,二月胎,三月有血糗,四有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诸骨具,七月毛发生,八月藏腑具,九月穀入胃,十月百神备,则生矣,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应和人,百五十日任糗成,能自反覆,百八十日髋骨成,能独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扶伏,三百日膑骨成,能立,三百六十日膝膑成,能行也,若不能依期者,必有不平之处。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这段总结是很成问题的。
首先,妊娠的孕月是以28天/月为标准的,总计天(误差±14天),按正常月份计算只有9月左右。在临床上,预产期的计算公式为最后一次月经的日期+9+7,即先加9个月,再加7天,比如最后一次月经在年1月3日,那么预产期则是年10月10日。古人之所以有“十月怀胎”之说,是因为不清楚母体受精的准确时间。
其次,孙思邈对胎儿生长周期的认识比较肤浅,甚至有不少臆想杜撰的成分。比如孙说“七月毛发生”,其实正常胎儿的头发及毫毛在20周左右便已经长出来了;又比如孙说“九月穀入胃”,事实却是胎儿靠母体胎盘里的血液循环进行呼吸、获取营养及排泄;此外胎儿满37周(即天左右)即可完全发育成熟,真要是“十月百神备”,恐怕就该难产了。
孙思邈不懂人体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缺乏妇科、儿科基础常识,并不奇怪,仅仅通过观察-归纳就对人体有这样的认识,已经很不易了。奇怪的倒是那些支持中医的现代人,明明中医的经验总结里有大量的错误及谬论,却偏偏说什么历史证明中医的经验是有效的,是经得起考验的,也不知这是缺乏现代医学知识呢,还是故意视而不见?
4、孙思邈对各种疾病的机理一无所知
前面已经提到,孙思邈对脚气病机理的认识极为肤浅,其实连肤浅都谈不上,不客气的说纯粹是臆想,但这并不妨碍他治病,毕竟脚气病的成因十分简单,且维生素B1存在于很多日常食物中,一口气开出几十种药方,运气再差,也总能碰巧蒙对几种,再加上中医是没有统计学的,只要十个里治好那么一两个,一代名医的神话就此产生。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疾病,孙思邈在疾病机理上的无知就十分危险了。在《千金翼方》卷第十八《黄疸第三》中,一共记录了二十八种治疗黄疸的药方和一十种针灸疗法,且不说这些药方和针灸是否有效,单是把黄疸独立归类为一种疾病就是件很莫名其妙的事情,因为黄疸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各种不同类型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针对黄疸的治疗无助于病人的康复。像阻塞性黄疸,纯粹就是胆管梗阻造成的,胆汁排不出去,流入血液导致胆红素浓度增高,不解决梗阻问题,不做PTCD胆道引流,不管你给吃什么药病人都非死不可。
医学不是哲学,可以随意玩弄概念把戏,建立在错误理论上的治疗方法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毕竟不是每次都有治疗脚气病那样的运气。《素问》的风论篇说黄疸是“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而孙思邈则秉承了这种错误的观点,提出“用瓜丁散内鼻
中令黄汁出,乃愈。”——把瓜蒂、丁香捻成粉末吹入鼻中让黄汁流出来,就可以治愈,这药方用来醒酒还差不多,治疗阻塞性黄疸只能是草菅人命。
5、孙思邈的医学思想中存在大量的迷信成分
《千金翼方》卷第十八《痎疟第二》记录了一段黄帝与歧伯的对话——
黄帝问歧伯曰,疟多方少愈者何,歧伯对曰疟有十二种。黄帝曰,疟鬼字何可得闻乎,歧伯对曰但得疟字便愈不得其字百方不愈。黄帝日疟鬼十二时愿闻之,歧伯对曰。寅时发者狱死鬼所为,治之以疟人着悆,上灰火一周不令火减,即差。卯时发者鞭死鬼所为,治之用五白衣烧作灰三指撮着酒中,无酒清水服之。辰时发者堕木死鬼所为,治之令疟人上木高危处以棘塞木奇间,即差。巳时发者烧死鬼所为,治之令疟人坐师以周匝然火,即差。午时发者饿死鬼所为,治之令疟人持脂火於田中无人处以火烧脂令香假拾薪去,即差。未时发者溺死鬼所为,治之令疟人临发时三渡东流水,即差。未时发者自剌死鬼所为,治之令疟人欲发时以刀剌塚上使得姓字,垽曰若差我与汝拔却,即差。酉时发者奴婢死鬼所为,治之令疟人碓梢上捧上卧莫令人道姓字,即差。戍时发者自绞死鬼所为,治之左索绳系其手脚腰头,即差。亥时发者盗死鬼所为,治之以刀子一口箭一只灰一周刀安疟人腹上其箭横着底下,即差。子时发者寡妇死鬼所为,治之令疟人脱衣东厢茥上卧左手持刀右手持杖打令声不绝瓦盆盛水着路边,即差。丑时发者斩死鬼所为,治之令疟人当尸前卧头东向血流头下,即差。疟医并不能救者方。以绳量病人脚围绕足跟及五指一匝讫,截断绳,取所量得绳置项上,着反向背上,当绳头处中脊骨上炙三十壮,即定,候看复恶寒,急炙三十壮,即定,比至过发一炊久候之,虽飢勿与食尽日,此法神验,男左女右。
对于上述这段文字不需要什么评论,只要拿到太阳底下晒晒,让那些躲在“传统文化”下的魑魅魍魉显显原形就够了。这里只补充一点,真正的中医一贯是巫、医不分的,孙思邈并不是特例,在任何一部中医经典名著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文字,不过这些东西都被中医信徒们自动给剔除掉了,似乎他们也不是特别迷信古书。
北京治白癜风的大医院夏季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