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猪病猪增生性肠炎诊断图谱
猪病猪增生性肠炎诊断图谱
概述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猪回肠弯曲菌性感染,是由猪肠炎弯曲菌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不同特征性病变的疾病群。根据本病的病变特征不同,可将之分为肠腺瘤病、坏死性回肠炎、局部性回肠炎和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四种类型。在临床上病猪以进行性消瘦、腹泻、腹部膨大和贫血为特点。
病原特性猪肠炎弯曲菌的菌体为多形态,主要呈撇形、S形和弧形等,革兰氏染色阴性(图1);在老龄培养物中呈螺旋状长丝或圆球形,运动活泼。
图1猪增生性肠炎革兰氏阴性的猪肠炎弯曲菌
典型症状病猪轻度腹泻,常排出混有较多黏液的软便,有时粪便中可见到较多的黏液块。病猪瘦,贫血,腹部膨大当发展为增生性出血性肠病时,则突然发生严重腹泻,粪便中含有较多的血丝或小血块,有时排血便,严重的呈煤焦油样对病尸剖检可发现4种病变:一是肠腺瘤病,病变常局限于回肠、盲肠和结肠前1/3部,肠壁肥厚,浆膜下水肿,肠腔空虚,黏膜皱褶深陷,尚见孤立的结节二是坏死性回肠炎,回肠肠壁增厚,黏膜面被覆灰色或黄色的坏死组织坏死组织的质地坚韧,与黏膜或黏膜下层牢固粘连,伴发少量出血和肌层水肿三是局部性回肠炎,回肠末端的肠壁增厚,坚硬如胶皮管样肠腔狭窄,肠黏膜层明显增厚剪开见黏膜面不规则,多呈脑回状,被覆大量黏液或被覆厚层黄白色假膜肠壁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四是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末端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增厚,有点状出血病情严重时肠腔积有血液或由血液块组成的固体管型
诊断要点本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靠病原的分离和病理剖检来确诊。病原分离多采取粪便作为检查材料,但粪便中的杂菌较多。近年来,通过在血琼脂中添加能限制其他细菌生长而对本菌无碍的多种抗生素,研制出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培养基,如Campy-BAP血琼脂和Skirrow等,使本菌的分离检出率大大堤高。分离时,将粪样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上置42~43℃微需氧环境中培养48小时,如有疑似菌落生长时,即可进一步作鉴定。病理学诊断时,可根据眼观的病理变化和组织学检查,对疾病做出病理分型,并经Warthin-Starry镀银染色在切片中检出特异性的病原体而予以确诊。此外,还可用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
防治措施本病的病原主要生存于回肠和盲肠等部,因此内服抗生素(土霉素等)较注射效果好。但对体质较差的病猪,可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治疗时常选用片剂(常用的片剂有3种,每片的含药量分别为0.05克、0.1克和0.25克),按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内服,首次可加倍量分2次内服(间隔6小时),连用3~5天。预防时可用土霉素钙粉剂按每吨饲料~克的比例,与饲料充分拌匀,连用1周;也可按每升水加0.11~0.28克的剂量,放入水中充分搅匀,使猪饮用1周。
本病是经消化道传播的,故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是避免病猪摄食被病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发现病情后,对病猪隔离治疗,对同群其他猪进行药物预防;病猪用过的圈舍、垫草或用具等应彻底清扫和消毒。据报道,美国已研制出猪增生性肠炎无毒活疫苗,并批准生产。该疫苗可阻止病菌在猪体内繁殖和引起病变。繁殖群、断奶仔猪及生长猪均可口服接种,但免疫前后3天停用抗生素。
相关文章推荐非洲猪瘟诊疗图谱
猪炭疽诊疗图谱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疗图谱
猪水肿病诊疗图谱
仔猪白痢诊疗图谱
仔猪黄痢诊疗图谱
猪副伤寒诊疗图谱
猪巴氏杆菌病诊疗图谱
布鲁氏菌病诊疗图谱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猪疥螨病
猪丹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多图)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危害及其防治
附红细胞体病诊疗图谱
副猪嗜血杆菌病诊疗图谱
弓形虫病诊疗图谱
钩端螺旋体病
化脓性放线菌病诊断图谱
黄曲霉毒素中毒诊断图谱
棘球蚴病诊断图谱
口蹄疫诊断图谱
猪轮状病毒病诊断图谱
皮肤真菌病诊断图谱
破伤风诊断图谱
食盐中毒诊断图谱
水疱性口炎诊断图谱
细颈囊尾蚴病诊断图谱
玉米赤霉烯酮中毒诊断图谱
仔猪先天性震颤诊断图谱
猪鞭虫病诊断图谱
猪痘诊断图谱
猪肺虫病诊断图谱
猪副伤寒诊断图谱
猪痢疾诊断图谱
猪链球菌病诊断图谱
猪流行性腹泻诊断图谱
猪流行性感冒诊断图谱
猪渗出性皮炎诊断图谱
猪囊尾蚴病诊断图谱
猪虱病诊断图谱
猪水泡病诊断图谱
猪梭菌性肠炎诊断图谱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