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常用鱼药解析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常用鱼药解析
鱼病的诊断方法 前言:诊断鱼病是防治的兽药步骤,只有先确定鱼患的病是什么,然后进行治疗,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治疗的效果。因此能否正确诊断鱼病,是防治的一个关键问题。诊断鱼病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鱼体检查 肉眼检查是检查鱼病最主要的方法,是从鱼患病部位找出病原体,或由病原体引起的反应或症状而表现的各种现象,即病状,为诊断防治鱼病提供依据。 按照病原体的类别来说,鱼病可分为细菌性和寄生虫性两大类。检查时,一些大型的寄生虫(如蠕虫、甲壳动物、体型较大的原生虫、水霉等),用肉眼可以看到。不过有一些病原体(如细菌、体型较小的寄生虫),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就要根据病状来鉴别。一般细菌性鱼病,常表现出充血、发炎、脓肿、腐烂、竖鳞等病症;而寄生虫性鱼病,常表现为粘液过多、出血、有胞囊等病症。由于各种病原体对鱼体所引起的症状不同,这些不同的病症就为我们诊断鱼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有利的条件。 对鱼体要检查部位,包括体表、鳃等两部分。顺序和方法如下: (1)体表:从缸中捞出病鱼或新死的鱼,放在小脸盆或小玻璃缸中。按顺序从头部、嘴部、眼睛、鳃盖、鳞片、鳍条等仔细观察。在体表的一些大型病原体(水霉、线虫、锚头虱、鱼虱、钩介幼虫等)都很容易看到。但有些用肉眼看不到的小型病原体,则要根据表现出来的病症来鉴别。如车轮虫、口丝虫、斜管虫、三代虫一般会引起分泌大量粘液,或者头、嘴、鳍条等末端腐烂。复口吸虫病,则会眼睛浑浊甚至掉落。赤皮病,则鳞片脱落,皮肤充血等等。 (2)鳃部:鳃部检查重点是鳃丝。首先要注意鳃盖是否张开,表皮有无腐烂或透明现象。鳃片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较多,末端是否肿大或腐烂?如是细菌烂鳃,则末端腐烂,粘液较多鳃霉病,则鳃片颜色比正常鱼颜色要白,略带血红色的小点;如是口丝虫、隐鞭虫、车轮虫、斜管虫、三代虫、碘泡虫等鳃部寄生虫疾病,则鳃片上有粘液或者鳃丝肿大,鳃盖胀开。 二、了解水质变化 水的酸碱度和溶氧变化也是造成鱼病原因之一。因此要对水进行酸碱度测定和溶氧的观察,特别是一些病症并不显著又较难确诊的鱼病。有条件,可以找实验室做水化学成分的分析。
做 好 预 防 防胜于治,预防鱼病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介绍几个药物预防的方面: 1.鱼的消毒 多年的实践证明,即使最健壮的鱼,也难免带有一些病原体。因此消毒过的环境如果放养不经消毒的鱼,就会把病原体带进去,一遇条件适宜,便大量繁殖引发鱼病,所以要以“以防为主”出发,切断传染途径,在放养前都应该进行鱼体消毒,预防鱼病发生。鱼体消毒前,应该认真做好病原体检查工作,必要时要隔离治疗。从病原体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药浴药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高锰酸钾消毒:浸洗浓度为20ppm,水温控制在10-20摄氏度,避免太阳直晒和碱性物质,切勿让水变成铁锈色。浸洗2小时,防治锚头虱、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斜管虫等病有效。最好现配先用,选用清水,以免影响药效和伤害鳃部。 漂白粉消毒:用10-20ppm漂白粉(有效氯30%)浸洗十分钟。防治皮肤病和鳃病,在没有发现寄生虫的情况下,宜采用此法。 浓盐水消毒:用2-4%盐水消毒五分钟,对大部分细菌、水霉菌及车轮虫都有杀毒效果。 过水消毒:宜选用甲基蓝、黄粉(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那斯合剂称为黄粉)、盐(一般不单独使用)过水消毒。用甲基蓝消毒,浓度由说明书用量再增加四分之一,消毒1-2天。黄粉则最好加盐,浓度参照说明书翻倍使用,浸养2-3天。 总而言之,鱼体消毒或过水,是将鱼放在浓度较高的药水里,经过适当时间的浸洗或药浴,将病原体杀死。但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溶氧不足,会引起浮头和死亡。所以特别注意:要加氧气或者开过滤。 2.饲料消毒 病原体往往能随饲料带入,因此投放饲料需要经过消毒。一般植物性饲料,如水草、浮萍等可以用甲基蓝药液或者6ppm的漂白粉消毒10分钟。活红虫等可以用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或者甲基蓝消毒5分钟。商品饲料中可以混入土霉素或者呋喃唑酮(痢特灵)粉末,按照饲料的4%混合,可以抑菌消毒,防治肠炎病,又可以加速生长。 3.工具消毒 养鱼工具往往成为传播媒介。在发病或有病原体存在的缸中使用过的工具,如网具、缸壁刷、泵、抽水管等甚至池养鱼下水用的防水衣等,没有消毒又在无病鱼缸使用,就有爆发流行病的危险。最好用高锰酸钾(目测深紫色)浸泡五分钟。
金鱼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 养鱼一族经常讲金鱼难养,其中一部分转而改养热带鱼,但漫长的冬天又要支付昂贵的电费。金鱼真的难养吗?只要正确掌握防治技术,那么多姿多采的金鱼世界一定能为您的家庭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金鱼的原产地在中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世界各国所出现的变异金鱼多是中国传送的,被誉东方圣鱼。最早发现的野生金鲫鱼在浙江的淳安、杭、嘉、湖地区。由于金鱼一直被人饲养,其抗性远不如淡水鱼,更不如海水鱼,一年四季均会发病。如冬季一般观赏鱼多不会发病,而金鱼最容易得松鳞病;夏季饲养水温超过35℃,又有阳光直射,金鱼容易烫尾(又称气泡病),要养好金鱼,重在防治。
名湖金鱼最新到货泰国原装进口高品质泰狮泰寿。品牌连锁质量保证!销售或扫描下方 1、呋喃西林(C6H6O4N4) 呋喃西林又名呋喃新。为柠檬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仅微溶于水。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杀灭力,而且细菌对本药品不产生耐药性,是治疗细菌疾病的常用药物。 为柠檬黄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是防治烂鳃病、皮肤充血病、鱼鳍腐烂病、松鳞病等的有效药物,也是热带鱼幼鱼期水质消毒的常用药品。因其药性较温和,常用于金鱼或热带色长途运输时的水体处理。 2、硫酸铜(CUSO4*5H2O)为蓝色结晶体,无味,应放在干燥的玻璃瓶内保存,在空气中放置易氧化为白色,但吸潮后又能变成蓝色的含水硫酸铜,潮解后并不影响药性。该药对杀灭车轮虫、隐鞭虫、斜管虫、口丝虫等效果较好。常用于浸洗鱼体或全池泼洒。其药性渗透慢,常与硫酸亚铁合用。 硫酸铜又名蓝矾、胆矾,含有5个分子的结晶水,为透明深蓝色结晶或粉末,在空气中失水变成白色,吸潮后又能变成蓝色,如果过于潮湿,也可以潮解,但不影响药效。硫酸铜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有收敛作用及较强的杀灭病原体的能力。其灭菌能力的大小常受水中各因素的影响,因此用量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认为池水中有机物越多、水温越低、PH值越高,硫酸铜的毒性就越小,安全浓度越大,而水温越高、PH值越低、有机物越少,则硫酸铜的毒性越大,安全浓度越小。 硫酸铜可以杀灭鱼体外部寄生的多种原虫类及蚤类,是常用的外用药物。但由于有残毒(铜可残留在鱼的鳃、肌肉、肝、肾组织内),并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另外硫酸铜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使用时应准确的测量水体。溶解硫酸铜的水,温度不要超过60℃,否则易失效。 3、硫酸亚铁(FESO4*7H2O) 又名绿矾、铁矾,含有7个结晶水分子。为透明、淡绿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涩,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水解,生成黄褐色不溶性的碱式硫酸铁,即无药用价值。因而要密封防潮保存。 为淡绿色透明结晶体,在空气中易风化,并迅速氧化成黄棕色碱式硫酸铁。该药常作为辅助药物与其他药品合用。若与硫酸铜合用,有助于硫酸铜药性的发挥,并能起到良好效果。由于该药对鱼体色泽刺激性较大,故应节制使用。 硫酸亚铁为辅助用药,有收敛作用。主要是为硫酸铜等药物杀灭寄生虫扫除障碍。 4、敌百虫(C4H8CL3O4P) 该药化学名为0,0-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脂,为农业、畜牧业、卫生等方面广泛采用的一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较易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并继续分解,直至无杀活性为止。鱼病防治上可用敌百虫粉剂,有效成分有2.5%、4%、25%、50%等不同规格,常用的是90%的晶体。 敌百虫为低毒、残留量较少、残留时间较短的有效杀虫药,其作用机制是有机磷掌管神经正常冲动传递的胆碱脂酶结合,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由于乙酰胆碱在神经细胞内积累,使神经传递机能中止,导致昆虫、甲壳类等中毒死亡。在鱼病防治上,敌百虫广泛用于防治甲壳类引起的鱼病以及鱼体外和肠内的寄生蠕虫病等。 5、氯化钠(NACL) 即食盐。鱼病防治上是利用其渗透作用达到杀灭一些体外寄生虫的原生物及微生物等。为白色结晶、粉末状或颗粒状,无臭,味咸;易溶于水,用途较广,既能防治病毒性、细菌性疾病,又能防治水霉菌和调节水质澄清度。 6、氯化铜(CUCL2) 为蓝色粉状物,能溶于水,其化学性质受有机物的影响较硫酸铜小。用以杀灭椎实螺,预防双穴吸虫病及血居吸虫病等。用量要准确计算,稍过量即能引起鱼类中毒死亡。 7、孔雀绿(C23H25N2CL) 也叫孔雀石绿、苯甲醛绿,为翠绿色有光泽的结晶,属三苯甲烷类染料。孔雀石绿是药用染料中抗菌效力较强的一类,可溶于水。在鱼病防治上用以防治水霉病及小瓜虫病等,效果较好。 孔雀石绿是一种光敏性药物,其毒性可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加大,因此用时需注意不能在白天阳光强烈时进行。同时池水的PH值在9以上亦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它不能与锌或马口铁制的器皿接触,以免因锌溶解引起鱼急性中毒。孔雀石绿不能粘在人的皮肤上,更不能进入口中。 孔雀石绿能引起鱼类的鳃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肾小管壁细胞的胞核也扩大;更重要的是影响鱼肠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 孔雀石绿:是一种染色剂,为绿色结晶体,能溶解于水。同族中还有次甲基蓝,是杀灭水霉菌,霉菌等的特效药物。它与食盐,小苏打配制成混和剂,浸洗鱼体或全池泼洒效果都很好,对杀灭真菌、寄生虫有一定效果。其药性较缓和,药物有效时间较长。 8、呋喃唑酮 又名痢特灵。为黄色晶体,无味,极难溶于水。有广谱抗菌作用及抗原虫作用。较少产生耐药性,毒性较低,无副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全池遍洒,可以防治白头白嘴病及烂鳃病。 9、盐酸金霉素既可人用,也可兽用,是一种常用的杀菌药。因其药性温和,可用于幼鱼疾病的防治。也常用于热带鱼长途运输时水体的消毒处理。 金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在空气中稳定,遇光易变质,在碱性溶液中迅速失效。 不宜接触金属,以冷藏为宜。有广泛的抗菌谱,主要作用是抑菌,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用药个体可产生抗药性,但一般不高。在鱼病防治上用以防治白皮病、腐皮病等。 10、盐酸土霉素又称盐酸地霉素。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性稳定,易溶于水,在碱性情况下分解失效。抗菌谱与盐酸金霉素相似,毒性很小,亦可产生耐药性,但很慢。在鱼病防治上同盐酸金霉素。
11、青霉素 又称盘尼西林。青霉素盐是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极不稳定,加热、光照或加酸碱等均能迅速分解。故应注意有效期。 青霉素的抗菌谱不如磺胺类广泛,对细菌作用有严格的选择性。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在低浓度时有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在鱼病防治中,主要用在亲鱼运输时泼洒到水中,以防止运输中水质变坏,对产后亲鱼采用肌肉注射,可防治细菌性感染。 12、红霉素 本品为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在空气中有吸湿性,难溶于水。红霉素具碱性,与有机酸结合成盐后,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为增加。本品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在水溶液中容易失效。遇酸时不稳定,在PH值4以下,效力显著降低。水溶液应冷藏保存,在室温条件下会逐渐失效。 红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比阴性菌强,细菌对本品很快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3-6个月后仍可恢复敏感度。在鱼病防治上,可防治白嘴病和烂鳃病等。 13、高锰酸钾 又名过锰酸钾。为紫黑色楼形结晶体,具有蓝色金属光泽,无臭味,易溶解于水,对杀灭三代虫、指环虫及防腐消毒均有一定效果,并可防治鱼体因皮肤创伤或寄生虫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也是网具、饲水、饵料、容器等消毒的良好药品。在强光下,该药易氧化失效。保存时宜选用密闭的有色玻璃瓶,不能与有机物质或易氧化的药品混合。 本品为紫黑色细长结晶,不透明,具蓝色金属光泽,无臭,易溶于水。为强氧化剂,与有机物相遇时即释放出氧,将有机物氧化,因而有强的杀菌力,其本身则还原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与蛋白结合成蛋白盐类的复合物,因此低浓度时有收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有刺激及腐蚀作用。在鱼病防治中,用以防治三代虫病、指环虫病及锚头鲺病等。 14、硝酸亚汞 硝酸亚汞:为白色结晶体,无臭,易潮解成淡黄色,遇热可还原成对人畜有害的高汞,对治疗由小瓜虫引起的白点病有特效。但该药药性烈,毒性大,用药后易腐蚀鱼体皮肤和鱼鳍,浸洗鱼体时要特别注意掌握剂量和浸洗时间,防止鱼体各鳍腐烂或中毒死亡。此外,用药时应避免和金属容器接触.防止腐蚀金属制品及遇金属后发生化学反应失效。 15、红汞 又名红药水。是一种外伤消毒液,色红,遇水后变成蓝色,对治疗由小瓜虫引起的白点病效果特佳。药性温和,对皮肤刺激性较小。同时对由白点病、肤霉病引起的并发症,用此药泼洒治疗后,可取得良好的预防和根治效果。对鱼体因外伤引起的炎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16、庆大霉素 用于热带鱼卵和仔鱼期疾病的预防及水霉病的治疗,又可低剂量注射或浸洗防治松鳞病,是鱼卵孵化过程中常备的一种药品。 17、碳酸氢钠 又名小苏打。在日常使用中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性药物。药性温和,常用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 18、硫代硫酸钠 又名大苏打。是热带鱼和金鱼饲养中的常备药品。用它去除自来水中氯离子,特别是用它清洗鱼虫或水蚯蚓时,可使自来水立刻变为安全水源。在夏季使用时应注意单位水体中放人的数量,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如过量使用,常可在短时间内使水源变为浑浊的乳白色,对鱼体有害。 19、头孢 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有吸湿性,既可人用,又可兽用,是一种常用的杀菌药物。药性温和,可用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或用于热带鱼、海水鱼长途运输时水体的消毒处理。 20、维生素类 是常用的营养性药品,如维生素B1。与复合维生素添加在人工饵料中,对促进仔鱼的食欲、帮助消化和增强抵抗力有较好的效果。
本帖内容和图片全部摘自网络,并经daduandaoj整理,因内容繁杂,故未注明出处。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