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临床体现 > 养猪驱虫保健几大误区你中招了么

养猪驱虫保健几大误区你中招了么



寄生虫是养猪场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也是对猪场危害第二大的因素。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体内寄生虫包括蛔虫、线虫,丝虫等。而体外寄生虫包括蜱、疥螨以及虱和蚤等。不管是猪只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它们在致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症状及危害都是渐进的、缓慢的,一般不会像细菌性、病毒性疾病那样来的快速、突然。但是寄生虫感染对养猪的经济效益影响却是极大的,因此我们说寄生虫是养猪业的“隐形杀手”。

很多养殖户朋友可能会说,这些我都知道,我猪场一年三次驱虫。控制的力度可以达到接受的水平了,出现问题也是其他的原因。

编者分析得出目前猪场寄生虫控制方面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猪体内寄生虫的危害诊断不明显:

以母猪为例,在体内猪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场,母猪配种后其体况往往难于恢复或恢复过慢,此时大多数猪场便会考虑饲料配方或原料是否存在问题并设法改进,但在改进配方或原料后,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为了在母猪怀孕后期达到相应的膘情,以达到合适的仔猪初生重及理想的泌乳性能,便不得不增加怀孕后期喂料量,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猪场怀孕后期喂料量以加至4.5kg/头/日或者以上喂料量时,必然造成饲料利用率的下降。此时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案就是调整驱虫方案,而不是改变饲料配方或喂料量。

误区二:重视蛔虫而轻视其他寄生虫:

我国猪群的蛔虫感染率为17%~80%,平均感染强度为20~30条,调查显示鞭虫和结节虫的感染率类似于蛔虫,其危害可想而知。

误区三:重视成虫而轻视幼虫的控制:

许多猪场均以投药驱虫后排出成虫的多少作为驱虫效果的标准,而驱虫效果不应仅以驱虫后成虫排出的数量为标准,应观察猪群状况是否改善,维持时间是否长,如有条件,可检测虫卵加以分析。

误区四:重视体内虫而轻视体外虫:

猪体外寄生虫大多很难肉眼能看出来,症状表现也比较缓慢不易观察,很容易被人忽视。调查数据显示种公猪疥螨感染率为75%,母猪感染率达83%,1-3.5月龄猪感染率达80%。定期清除体外寄生虫也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五:重投入而轻产出大多数猪场考虑最多的还是成本,然后才是驱虫效果。以育肥猪为例,每天猪仅蛔虫感染就可以造成15-45元的损失,而驱虫成本仅为0.2-6元,与损失相比,药物成本微不足道,药物之间的成本差异更是如此,因此在选择药物的同时,应以效果为重,而不应仅仅







































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白癜风专治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lctx/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