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相关医院 > 讲师说如何提升幸福感,从庄子身上我们可以
讲师说如何提升幸福感,从庄子身上我们可以
文
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讲师、哲学学院博士生易飞
中国人一提到道家,就会想到老子和庄子。两位哲人在思想上有传承关系,庄子对老子也极为尊敬,称之为“古之博大真人”,但是实际上老庄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撇开具体的细节,从大的方面来说,老子处于春秋之世,虽然那个时候已经礼坏乐崩了,但是总体来看社会还是有规矩的,所以老子的思想还是有强烈的救世之意,《道德经》实际上主要是写给诸侯王看的,只要诸侯王能推行他的道德,那么天下就会重新恢复大治。但是庄子所处的战国已经是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野蛮时代,个人生命都朝不保夕,庄子深深感到在政治上已经无可作为,所以和老子不同,他转而追求个人的心灵自由与解脱,庄子也无意于去劝说诸侯王,拿朱子的话说,他是“在僻处自说”,在幽静偏僻的乡村,庄子与自己进行着孤独的对话。老子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渊默谦冲,深不可测,而庄子则显得空灵洒脱,神采飞扬;老子是往下,上善若水,水往低处流;庄子是往上,乘飞龙,御云气,神游八极之表。老庄之书皆是我案头的必备,不过忙碌之余,我更喜欢拿起庄子来读一段,这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因为在这里包含着一幅幅自由的图画:或是在山花烂漫的丛林,一只蝴蝶正在栩栩然起舞;或是在风日晴和的原泽,一只龟正拖着他可爱的小尾巴悠然前行……无待庄子一书的主旨就是实现人生的逍遥,如何实现逍遥,答曰无待。无待是庄子第一篇《逍遥游》里出现的最重要的思想。对于无待,郭象《庄子注》的注释是“所遇斯乘,又将恶乎待哉”,什么是“所遇斯乘”,我们待会再说,其实拿我们现在的话说,无待就是没有任何依赖,放弃一切对外在条件的依赖。在提到无待的境界之前,庄子还提到两个人,宋荣子和列子,这两个人都没能做到无待,比如列子能乘风而行,看起来很高妙,但是他实际上还依赖于一个外在条件:有风吹来,他必须等风起时才能飞起来,所以列子的快乐实际上是不稳固的、有条件的。只有彻底抛弃一切依赖,人才能返回他完整的自己,实现最高的自由与快乐,这种快乐庄子称之为“至乐”。我们现代人正处于庄子所说的“无待“的反面,就是高度依赖外在的物质条件,把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死死的捆缚在这些条件之上,很多人认为没有这些物质条件,自己就不会快乐,总认为实现了这些条件自己才会快乐,比如能赚更多的钱自己就会快乐了,能获得更高的职位自己就会快乐了,能买更大的房子自己就会快乐了……
实际上这在庄子看来完全是一种迷误,因为在这种等待中,在这种不断地追逐中,我们错过了最应该珍惜的,就是当下的生活。我们开始没有心情欣赏路边的风景,我们开始没时间陪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我们开始没兴致与师友进行自由而无用的聊天……
放弃这种种等待,返回当下的生活,这就是前面郭象说的“所遇斯乘“——珍惜生命中的一切遇见。关于”所遇斯乘“,庄子《大宗师》里有句话可做说明: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鴞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意思是假如上天把我的左边手臂化成一只公鸡,那么我就用它来报时;假如上天把我的右边手臂化为弹弓,那么我就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假如上天把我的屁股变成车轮,把我的精神变为马,那么我驾着就走,还会更换其他的马车吗?庄子这里列举的三种身体的变形,可以指我们生活中碰到的不同寻常的变动,那么庄子的看法就是,对于命运的安排,我们不可能改变,那么就欣然接受它,进一步享受它。实际生活中,幸福感强的人从来都不是那些拥有最多的人,而是能把现有的生活活出精彩的人,是能把现有的生活活到极致的人。关于无待,我还想举一篇苏东坡的小文章,苏东坡是做到无待的典型人物,他无论处于如何糟糕的环境下,都能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精彩万分,他这篇文章就是《记游松风亭》,文章很短: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译文: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是啊,为什么非要到那个地方才能安歇呢?现在就是歇息的地方。游于方之外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逍遥游是游于方之外。什么是方之外?就是超于世俗观念、世俗标准之外。庄子是以方外之眼看这个世界,原本普通的东西顿时觉得有趣起来。比如庄子的老朋友惠施从魏王那里得到一个大葫芦种子,他种下后得到一个很大的葫芦,按照世俗的观念,惠施开始打量这个大葫芦,用来装水不行,这葫芦坚硬的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剖开来做成瓢也不行,因为太大了,根本没地方放,然后惠施就认为这大葫芦无用,要把它打碎扔掉。庄子这时候就说,你惠施太不会使用大东西了,你完全可以把它拴在腰间作为腰舟,从而自由自在地漂浮于江湖之上,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还有一次惠施有棵大树,树干疙疙瘩瘩,树枝弯弯曲曲,用来做什么都不行,惠施就想把这棵树砍掉,庄子又出来说,你有这样的大树,干嘛要砍了呢,可以把它种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的“无何有之乡”啊,可以把它种在无边的旷野啊,然后你就就可以悠然自得的在旁边散步了,也可以在下面愉快的睡大觉。把大葫芦作为腰舟,把大树用做散步乘凉,庄子这种玩法用现在流行语来说就是脑洞大开。庄子这种脑洞大开建立于他对世俗观念的超越,普通人看待事物都是想怎么从中获取利益(比如惠施看待这个大葫芦和大树的方式),庄子抛弃了这种方式,转而用高度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趣洋溢的世界:这里树木在自由的生长,鱼儿在快乐的漫游,庖丁解牛好似音乐舞蹈,梓庆削木见者疑为鬼神。没错,这已经是艺术了,后来的艺术家多有继承庄子者,比如沈复的《浮生六记》: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盛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数十,驱之别院。把蚊子看成群鹤舞空,把癞蛤蟆看成庞然大物,这想象也够离谱,沈复是又一个庄子。当代艺术,我所知寥寥,惊喜的是在夏阳老师的画作中我似乎看到庄子精神的复活,请看这几幅画:两个四脚蛇,对瞧了半天,不知道会怎样。
你趴着,我走走。
叔夜先生小歇,会有清风徐来。
在其中,大家有没有感到一点物外之趣?夏阳老师耋耄之年,而童心不改,以大艺术家的赤子之心漱涤万物,使得它的画作充满真趣、奇趣、天趣!吾等畅游其间,也算作一次方外之游了。游于物之初在庄子《田子方》篇,庄子又借老子之口说“吾游心于物之初”。游心于物之初,就是回归到万物本来的那种朴素状态。回归物之初的关键是能回归人之初。人之初是什么?是纯真、率真、混沌未凿: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一个意义深刻的寓言,混沌代表人的天真状态,七窍开通代表着有了种种分别计较,有了种种声色货利的欲望,心灵里充斥着这些东西,本然的灵明之性就死掉了。我一直觉得《红楼梦》中也隐隐包含着这样一个“混沌之死”的主题。第二十三回写道:“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嬉笑无心“,这是大观园这个青春王国的理想状态,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猜忌,一片纯真。但是这种状态必然不能持久,大观园的毁灭有其必然性。因为人都要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为各种社会价值社会观念所塑造,会不断地加固你与我的分别,人与人之间就会有各种计较与防范。且看这两段:宝玉见他摔了帕子来,忙接住拭了泪,又挨近前些,伸手拉了他一只手,笑道:“我的五脏都揉碎了,你还只是哭。走罢,我和你到老太太那里去罢。”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还这么涎皮赖脸的,连个理也不知道。”(三十回)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一面说,一面见他穿着弹墨绫薄绵袄,外面只穿着青缎夹背心,宝玉便伸手向他身上抹了一抹,说道:“穿这样单薄,还在风口里坐着,时气又不好,你再病了,越发难了。”紫鹃便说道:“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自管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姑娘常常吩咐我们,不叫和你说笑。你近来瞧他,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说着,便起身携了针线进别的房里去了。(五十七回)“一天大似一天“,”一年大,二年小“,林黛玉与紫鹃都已经接受了男女有别这样的观念,有了分别就已经出离了混沌,宝玉的悲剧就是他一直处在混沌之中……这种出离混沌的蜕变,在有些人身上表现的更加惊人:
春燕也笑道:“他是我的姨妈,也不好向着外人反说他的。怨不得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儿来,再老了,更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五十九回)“哀莫大于心死”,这是成长的悲哀,问题是如果成长必然要伴随着天真的丧失,那么混沌之死还能避免吗,我们还能回去吗?逍遥游是无待之游,是方外之游,是率真之游……
我的逍遥游也该结束了。来源: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白癜风好治愈吗白癜风吃什么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