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相关医院 > 上杭有位姑娘叫乌妹

上杭有位姑娘叫乌妹



相传多年前,在上杭城郊水南的地方有一个叫乌梅的女孩,每到青梅成熟的时候,便每天采些梅子,划着小船渡过汀江,到上杭城沿街售卖。一日,天上电闪雷鸣,突降大雨,乌梅急忙躲到一屋檐下避雨。片刻间,屋内走出一个小伙子,看到狂风暴雨把女孩的衣衫淋湿了,忙将乌梅让进了屋里,并点起火炉给女孩烘烤衣衫。

寒暄时,乌梅向小伙子吐出了自己的苦衷:家种梅子数十株,身为独女,父母年迈,生活拮据。一家的生活多靠梅子成熟时,卖些小钱,以补家用。可每到此季节,常逢梅雨,许多梅子或不等采摘便熟烂,掉落树下,或来不及卖掉坏于家中,收成甚微。一时间,气氛沉寂了下来,看着乌梅微锁的愁眉,小伙子怜爱之心隐隐而生……

望着一闪一闪的炉火,小伙子突然说道:“有了,有办法了!”“把梅子烤干了,不就可以储存起来,一年四季都能卖了,也不愁梅子会烂掉了”。乌梅一听,眉宇顿开,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我以后再也不用发愁了!”她恨不得马上回到家去试做。可雨越下越大,汀江的水越涨越高,天色也渐渐黑了下来,家住对岸的乌梅又发难了。就在此时,小伙子的父母回来了,好心的妈妈要留乌梅在家过夜,乌梅生怕自己的父母担心,怎么也不肯留下,爸爸便叫小伙子护送乌梅过江。

乌梅刚到家门口,焦急万分的爹妈就急迫地问:“梅子,雨这么大,河水这么急,天又这么黑,你是怎么回来的?”一心想试烤梅子的乌梅,无心作更多的解释,俏皮地回了一句:“骑竹马回来的!”便一头钻进了黑暗的厨房,折腾起了烤梅试验。

第二天一早,小伙子迫不及待地来到江边等待乌梅的好消息,可等来的却是乌梅羞涩的眼光和疲惫的身影,乌梅告诉他,梅子没有烤成功:开始烤了一阵子,梅子里面像煮烂的酱,烤干后又成了烧黑的碳。小伙子听了心里很沮丧,一声不吭地陪着乌梅卖了一天的梅子。

傍晚回到家里,小伙子的父母看到儿子闷闷不乐,便问明原由,做了几十年手工草纸的父亲听了后,借鉴焙纸的经验,提出用文火低温焙烤的方法再试一试。小伙子一听,兴奋的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奔向江边撑起竹排直向对岸,离乌梅家老远就大声叫:“乌梅!乌梅!”邻里们探头便问:“这是谁呀?”“好俊的后生!”这时乌梅才意识到自己还没问小伙子叫什么名呢,可又无法向他人解释,想起头一天和父母玩笑的那句话,便脱口而出道:“他叫竹马!”

这一夜,乌梅和“竹马”彻夜未眠,按照“竹马”父亲讲授的文火低温慢烤法进行焙烤,到第二天晚上,终于烤出了第一笼乌黑发亮的梅干。清晨,带着成功的喜悦,俩人把梅干运到城中的学坪里售卖,大家问他们这叫什么,他们回答说:青梅干。可从未见过这种黑色青梅干的人们一开始并不很接受。

一天,有位老先生走在远处就闻到一股酸香,寻味来到摊前,看到他俩纯洁无暇,便笑笑地问道:“妹子,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乌梅’”。“你们卖的是什么呀?”“青梅干”“青梅干怎么是黑色的哟?”这一问,把这对年轻人问哑了。先生微笑地说:“孩子,就叫‘乌梅’吧,叫乌梅好,乌乌亮亮,酸酸甜甜!”说着,先生抓起一把乌梅一闻,酸香好浓好醇正;拿一粒乌梅尝了尝,顿觉生津解渴,连连称赞到:“看到它,就想到望梅止渴,甚好!甚好!”乌梅一听自己的梅干得到称赞,提起一篮子乌梅,送给了识货的老先生。

时隔不久,乌梅干渐渐畅销了起来,一时间,竟出现了一“梅”难求的现象。原来老先生是一位当地有名的郎中,见到乌梅干后,料是个好东西,凭经验预测此物可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过查对药谱,果然记载甚多,梅干具有: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等功用。逐在诊病配药中进行验证应用,并得到当地民众广泛的认可和欢迎,成了一味家家皆备的良方便药。乌梅,也成了“乌梅”与“竹马”的定情信物。

明弘治年间(约公年年)的一个春夏之交,疟痢在杭城周边流行,而民间无专治的药方,因得此病不治死亡者众多。城西附郭的文光村有个叫三十郎的郎中医术十分了得,诊病应用中发现当地盛产的乌梅煨汤食用后,收敛生津,治久泻便血效果甚佳,逐大力宣传并在为民众诊病中广为配用,使流行的疟痢得到治愈。

时隔多年,人们发现已是儿孙绕膝,一直在学坪里卖乌梅的这对夫妻还是这么俊俏健康,大家渐渐地认识到,乌梅营养成分丰富,是少有的“味酸性碱”食物,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此事传到宫廷里,即派员来到上杭甄选,确定为朝廷贡品,乌梅加糖煮制成乌梅汤,成为了明代有名的宫廷御用饮料。

乌梅,乌乌亮亮,酸酸甜甜!成就了一段上杭版的“青梅竹马”传说。乌梅,一个美丽的传说,成就了一个“酸酸甜甜、初恋般的滋味”!

上杭乌梅果大、肉厚、核小、含酸量高,产品远销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享誉国内外,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样本。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久负盛名,有多年历史的上杭乌梅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上杭乌梅外观乌黑色有亮光、油分足而润,肉质厚、手感柔韧多肉,个大核小,酸香味浓烈醇正。果肉率51.22~60.47%,水分含量10.63~13.87%,枸橼酸含量28.64~31.57%,富含多种维生素A、B、D、E及磷、镁、钙等26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上杭乌梅传统制法工艺独特,采摘完熟梅果,分级用半干的梅木作燃料,用60~80℃低温慢烤24小时,至梅果皮皱缩成棕褐色,密封放置7~10天,梅果中水份分布均匀后成乌梅成品。

乌梅味酸性温、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临床应用于久咳不已、久痢不止,肠垢已出、天行下痢不能食者、痢兼渴、便痢脓血、大便下血不止、小便尿血、妇人血崩、消渴止烦闷、伤寒头痛壮热、蛔厥及久痢、劳疟劣弱者、咽喉肿痛、化脓性指头炎、小儿头疮、细菌性痢疾、钩虫病及治疗牛皮癣等疾病。

现代研究认为乌梅有抗氧化作用,可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能预防人体老化。有清血作用,使血液流动量正常,排除过量的酸素。能增强新陈代谢,柠檬酸酸可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有消毒功能,可保护消化系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到了乾隆十八年(公元年)《上杭县志》记载:“乌梅,杭城附郭之乡多植梅,惟水南、张滩二处尤多,取青梅以火薰干成黑,故名上杭乌梅”。

民国二十七年(年)又载:《上杭县志》“邑中梅树,各乡皆有,惟附郭为盛……又将子以火焙之使干成黑色,曰乌梅,亦曰福梅......”

二十世纪的60、70年代乌梅曾一度成为钢铁企业、建筑工地等高温作业工人解渴御暑的最佳饮料,青梅生产得到较快发展。但随着现代碳酸等多种饮料的工厂化生产,作为生产成本较高的梅汁饮品,因价格因素未能在饮料市场脱颖而出,但只要人们对乌梅的保健作用充分认识后,乌梅定能被认可定位和畅销。

乌梅,出自上杭,成名于上杭,也就有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上杭地处闽西龙岩盆地,内有旧县河、汀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季气温回暖早、秋季日夜温差大。梅主要种植在~米海拔区。主产区以酸性红壤和微酸性紫色土壤为主,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高。正是这些优良的气候、土壤及地理环境,形成了上杭乌梅优异的品质。

梅在上杭种植区域广阔,全县各乡镇均有种植。多年来,上杭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杭梅产业的发展,年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把杭梅列为发展上杭经济的农业四大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年建立杭梅综合标准体系,推行标准化栽培。经过多年的发展,年全县杭梅面积2.66万亩,总产达7吨,乌梅年加工量约~吨,具有较强区域优势。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白癜风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xgyy/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