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饮食调养 > 临床分期对大肠癌传统上采用的是dukes
临床分期对大肠癌传统上采用的是dukes
1、结肠癌的鉴别诊断主要是结肠炎性疾病,如肠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阿米巴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息肉病等
m0:无远处转移临床上鉴别要点是病期的长短,粪便检查寄生虫,钡灌肠检查所见病变形态和范围等,最可靠的鉴别是通过结肠镜取活组织检查
ⅳ期(dukes'd):1:伴远处脏器转移(如肝、肺、骨、脑等处转移)2:伴远处淋巴转移(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等),或供应血管根部淋巴结广泛转移无法全部切除者3:伴腹膜广泛播散,无法全部切除者4:病变已广泛浸润邻近器官无法全部切除者
5、凡对疑及本病者,均应借助内镜或指检等行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nх:区域淋巴结情况不详
t4:肿瘤穿透脏器或直接侵犯其他器官或结构
下一页
原发肿瘤(t)分期
ⅱ期(dukes'b):病变侵及浆膜,或侵及周围组织和器官,但尚可一起作整块切除
n2:结肠或直肠周围有≥4个淋巴结转移
区域淋巴结(n)分期:
阑尾周围脓肿可被误诊为盲肠癌(结肠癌),但本病血象中白细肠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无贫血、消瘦等恶病质,作钡灌肠检查可明确诊断
ⅲ期(dukes'c):1:伴病灶附近淋巴结转移(指肠壁旁或边缘血管旁淋巴结转移)2:伴供应血管和系膜切缘附近淋巴结转移
4、对有慢性结肠炎、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应重点进行癌前普查有息肉者尽快切除并明确诊断
3、成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肠梗阻、腹部肿块、腹痛等,也应疑及大肠癌的可能
3、结肠其他肿瘤如结肠直肠类癌,瘤体小时无症状,瘤体长大时可破溃,出现极似结肠腺癌的症状;原发于结肠的恶性淋巴瘤,病变形态呈多样性,与结肠癌常不易区别均应作病理活检来鉴别之
tis:原位癌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1
mх:有无远处转移不详
鉴别诊断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大部分上班族饮食都变得不规律,这使大肠癌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所以大家应重视大肠癌那么大肠癌正确预防和诊断方法有哪些?
临床分期
2、直肠癌往往被误诊为痔、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等误诊率高达60%~80%,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特别是肛门指诊和直肠镜检查
1、凡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大便变扁,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部不适,便血,均应疑有肠癌的可能,并及时行直肠指检或内镜检查
t0:临床未发现肿瘤
t2:肿瘤侵及肌层
2
远处转移(m)分期:
1978年国际抗癌联盟提出了直肠癌的tnm分期,但因dukes分期早已被广泛采用,故tnm分期仍难以推广
对大肠癌传统上采用的是dukes分期1978年我国第一次全国大肠癌科研协作会议上提出了我国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的试行方案,现已成为目前国内较为统一的分期方案
n1:结肠或直肠周围有1~3个淋巴结转移
t1:肿瘤侵及粘膜下
n3:任何直肠上血管旁淋巴结转移
tх:原发肿瘤无法估计
m1:有远处转移
ⅰ期:(dukes'a):0:病变限于粘膜层(原位癌)1:病变侵及粘膜下层2:病变侵及肠壁肌层
2、对有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消瘦、乏力等患者,要考虑大肠癌慢性失血的可能,应作大便潜血检查证实,必要时行x线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t3:肿瘤穿透肌层至浆膜下或至无腹膜的结肠周围或直肠周围组织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