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饮食调养 > 精品资料医药卫生正副高级职称资格考试考
精品资料医药卫生正副高级职称资格考试考
传染性疾病控制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础理论知识
1、基本掌握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卫生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常见和多发传染病防治理论、策略及措施。
2、掌握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处理原则。
3、熟悉流行病学常用的研究方法、防制及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评估方法。
4、了解各种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治疗原则。
(二)相关理论知识
1、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消毒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病媒生物控制及生物安全等相关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3、熟悉疾病监测的基本理论及技术方法。
二、学科新进展
1、了解所从事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研究进展,并用于防治实践和科学研究。
2、了解相关学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三、专业实践能力
1、熟悉各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技术方法。
2、基本具备对各种常见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处理的能力。
3、熟悉爆发疫情、灾害事故、异常反应的控制处理,制订传染病和计划免疫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并协助组织实施。
4、能对调查、监测取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正确综合与分析,能参与组织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协调实施并进行评价。
5、熟悉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卫生统计学方法,对常见的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紧急疫情处理过程提出所需的微生物学、血清学、卫生学等检验项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6、熟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掌握疾病监测的概念、种类、内容及监测系统。
7、熟悉传染过程及其感染谱,掌握流行过程的概念和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熟悉潜伏期概念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8、掌握传播途径的定义,熟悉传播途径的种类及流行特征。
9、熟悉人群易感性定义及人群易感性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素。
10、熟悉疫源地定义及其消灭的条件。
附:本专业的病种
1、掌握下列法定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
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革登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了解下列非法定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
隐孢子虫病、水痘、回归热、莱姆病、森林脑炎、疯牛病、恙虫病、空肠弯曲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军团菌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侵袭性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病、李斯特菌病、小肠结肠炎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新疆出血热、埃博拉(Ebala),国内尚未发现病人在国外引起脑脊髓炎及出血热的其他虫媒病毒,柯萨奇和艾柯等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人疱疹病毒(单纯疱疹、巨细胞病毒、EBV、水痘病毒等)引起的常见疾病、腺病毒感染性疾病等。
传染性疾病控制专业——正高级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础理论知识
1、全面掌握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卫生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见和多发传染病防治理论、策略及措施。
2、熟练掌握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处理原则。
3、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的研究方法、防制及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评估方法。
4、熟悉各种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治疗原则。
(二)相关理论知识
1、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消毒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病媒生物控制及生物安全等相关知识。
2、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3、掌握疾病检测的基本理论及技术方法。
二、学科新进展
1、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研究进展,并用于防治实践和科学研究。
2、熟悉相关学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三、专业实践能力
1、掌握各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技术方法。
2、具备对各种常见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处理的能力。
3、熟练掌握爆发疫情、灾害事故、异常反应的控制处理,制订传染病和计划免疫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
4、能对调查、监测取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正确综合与分析,能组织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协调实施并进行评价。
5、掌握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卫生统计学方法,对常见的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紧急疫情处理过程提出所需的微生物学、血清学、卫生学等检验项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6、掌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掌握疾病监测的概念、种类、内容及监测系统。
7、掌握传染过程及其感染谱,掌握流行过程的概念和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潜伏期概念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8、掌握传播途径的定义,掌握传播途径的种类及流行特征。
9、掌握人群易感性定义及人群易感性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素。
10、掌握疫源地定义及其消灭的条件。
附:本专业的病种
1、掌握下列法定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
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革登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熟悉下列非法定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
隐孢子虫病、水痘、回归热、莱姆病、森林脑炎、疯牛病、恙虫病、空肠弯曲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军团菌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侵袭性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病、李斯特菌病、小肠结肠炎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新疆出血热、埃博拉(Ebala),国内尚未发现病人在国外引起脑脊髓炎及出血热的其他虫媒病毒,柯萨奇和艾柯等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人疱疹病毒(单纯疱疹、巨细胞病毒、EBV、水痘病毒等)引起的常见疾病、腺病毒感染性疾病等。
地方病控制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掌握地方病专业理论知识。
2、掌握地方病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和循证医学等。
3、掌握地方病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诊断技术。
4、掌握地方病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
5、掌握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暴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二)相关专业知识
1、掌握传染病学理论知识。
2、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如药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
(一)掌握地方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资料统计分析以及结果评价等。
(二)掌握地方病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诊断技术的实验技能,并能作出正确分析。
(三)掌握地方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等技能。
(四)掌握地方病的预防控制技术规划制订、实施、考核和评估等。
(五)掌握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
三、学科新进展
(一)了解地方病防治工作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重点地方病。如鼠疫、血吸虫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砷中毒等。
(二)了解地方病研究工作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新发、再燃和被忽视的地方病,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三)了解相关学科国内外防治和研究发展方向。
附:本专业病种
1、鼠疫
2、血吸虫病
3、疟疾
4、碘缺乏病
5、布鲁氏菌病
6、丝虫病
7、并殖吸虫病
8、广州管圆线虫病
9、弓形虫病
10、土源性线虫病
11、旋毛虫病
12、华支睾吸虫病
13、地方性氟中毒
14、曼氏裂头蚴病
15、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16、阿米巴病
17、绦虫及囊尾蚴病
18、包虫病
19、黑热病
20、螨病
21、克山病
22、大骨节病
23、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病控制专业——正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地方病专业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地方病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和循证医学等。
3、熟练掌握地方病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诊断技术。
4、熟练掌握地方病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
5、熟练掌握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暴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传染病学理论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如药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
(一)熟练掌握地方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资料统计分析以及结果评价等。
(二)熟练掌握地方病病原学、免疫学等诊断技术的实验技能,并能作出正确分析。
(三)熟练掌握地方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等技能。
(四)熟练掌握地方病的预防控制技术规划制订、实施、考核和评估等。
(五)熟练掌握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
三、学科新进展
(一)熟悉地方病防治工作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重点地方病。如鼠疫、血吸虫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砷中毒等。
(二)熟悉地方病研究工作国内外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新发、再燃和被忽视的地方病,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二)熟悉相关学科国内外防治和研究发展方向。
附:本专业病种
1、鼠疫
2、血吸虫病
3、疟疾
4、碘缺乏病
5、布鲁氏菌病
6、丝虫病
7、并殖吸虫病
8、广州管圆线虫病
9、弓形虫病
10、土源性线虫病
11、旋毛虫病
12、华支睾吸虫病
13、地方性氟中毒
14、曼氏裂头蚴病
15、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16、阿米巴病
17、绦虫及囊尾蚴病
18、包虫病
19、黑热病
20、螨病
21、克山病
22、大骨节病
23、地方性砷中毒
寄生虫病控制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包括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防治策略与措施。
2.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3.了解罕见或新现寄生虫病的基本防治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
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检验、流行病学、医学免疫学、医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
二、专业实践能力
1.掌握本专业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相关技术及流行规律、特点、防治策略和措施,对本专业的一些少见病能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2.基本具备制订暴发流行的控制方案及措施;基本具备制订本地区寄生虫病的防治规划及相应对策的能力。
3.掌握常见寄生虫的形态鉴别、检查方法和虫种鉴定。
4.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及结果判定。
5.掌握常用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毒副反应和处理原则。
6.熟悉常见寄生虫传播媒介或中间宿主的调查方法,并了解其鉴别分类技术。
7.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及常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8.熟悉本专业新的诊断技术,如PCR、DNA探针等。
三、学科新进展
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关防治的新理论及新技术;了解各种寄生虫病国内外流行态势。
2.了解近年来相关学科如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进展。
附:本专业病种
(一)常见病
1.疟疾
2.隐孢子虫病
3.阿米巴病
4.弓形虫病
5.黑热病
6.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7.阴道毛滴虫病
8.血吸虫病
9.并殖吸虫病
10.华支睾吸虫病
11.姜片虫病
12.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
13.牛带绦虫病
14.曼氏裂头蚴病
15.包虫病
16.蛔虫病
17.钩虫病
18.绕虫病
19.鞭虫病
20.旋毛虫病
21.丝虫病
22.疥疮
23.蝇蛆病
(二)少见病
1.肝片形吸虫病
2.微小膜壳绦虫病
3.缩小膜壳绦虫病
4.肝毛细线虫病
5.广州管圆线虫病
6.幼虫移行症
7.结膜吸允线虫病
8.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9.粪类圆线虫病
10.阔节裂头绦虫病
11.人毛滴虫病
12.微孢子虫病
13.人芽囊原虫病
(三)罕见病
1.自由生活阿米巴病
寄生虫病控制专业——正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包括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防治策略与措施。
2.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3.熟悉罕见或新现寄生虫病的基本诊疗与防治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
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流行病学、临床检验、医学免疫学、医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
二、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相关技术及流行规律、特点、防治策略和措施,对本专业的一些罕见寄生虫病能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2.具备制订暴发流行的控制方案及措施;具备制订本地区寄生虫病的防治规划及相应对策的能力。
3.熟练掌握常见寄生虫的形态鉴别、虫种鉴定和人体感染的检查方法。
4.熟练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和结果判定。
5.熟练掌握常用抗寄生虫药物的使用原则、药物的作用与毒副反应、以及处理原则。
6.熟悉常见寄生虫传播媒介或中间宿主的调查方法,并了解其鉴别分类技术。
7.熟练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数据的计算机处理及常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8.熟悉本专业新的诊断技术,如PCR、DNA探针等。
三、学科新进展
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关防治的新理论及新技术;熟悉各种寄生虫病国内外流行态势。
2.熟悉近年来相关学科如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进展。
附:本专业病种
(一)常见病
1.疟疾
2.隐孢子虫病
3.阿米巴病
4.弓形虫病
5.黑热病
6.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7.阴道毛滴虫病
8.血吸虫病
9.并殖吸虫病
10.华支睾吸虫病
11.姜片虫病
12.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
13.牛带绦虫病
14.曼氏裂头蚴病
15.包虫病
16.蛔虫病
17.钩虫病
18.绕虫病
19.鞭虫病
20.旋毛虫病
21.丝虫病
22.疥疮
23.蝇蛆病
(二)少见病
1.肝片形吸虫病
2.微小膜壳绦虫病
3.缩小膜壳绦虫病
4.肝毛细线虫病
5.广州管圆线虫病
6.幼虫移行症
7.结膜吸允线虫病
8.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9.粪类圆线虫病
10.阔节裂头绦虫病
11.人毛滴虫病
12.微孢子虫病
13.人芽囊原虫病
(三)罕见病
1.自由生活阿米巴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悉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项目设计、实施、督导、考核与评估的理论和技术;
2.熟练掌握慢病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平衡膳食、缺乏体力活动、高血压、酗酒等,以及伤害相关行为的干预理论与技术;
3.熟悉或了解常见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和康复理论。
(二)相关知识
1.熟悉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传播学、卫生经济学、医学人口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熟悉《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3.了解心理学、内科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4.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专业实践能力
1.参与制订本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计划;
2.能与不同部门建立协作关系,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及伤害防制,指导基层医师在人群中开展有关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3.参与本地区人群的死亡(含死因)、发病和患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利用监测资料评价干预效果,通过有效途径向各业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监测结果及政策建议。
4.对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防制过程提出所需的生化检验、仪器检测、健康监测项目,并能对血压、血脂、血糖、等结果进行分析。
三、学科新进展
1.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了解健康促进、社区综合干预、行为医学、社会市场学、传播学等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
2.了解慢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伤害以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干预评价等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3.了解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新履约进展及世界卫生组织《饮食、身体活动和健康全球战略》、《伤害监测指南》、《伤害社区调查指南》等实施进展。
4.对相关学科近年进展有一定了解。
附本专业病种
高血压
冠心病
脑卒中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恶性肿瘤
慢性肾病
肥胖
伤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专业——正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项目设计、实施、督导、考核与评估的理论和技术;
2.熟练掌握慢病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平衡膳食、缺乏体力活动、高血压、酗酒,以及伤害的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理论与技术;
3.熟悉常见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和康复理论。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悉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传播学、卫生经济学、医学人口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熟悉《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3.了解心理学、内科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4.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专业实践能力
1.主持制订本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计划;
2.能与不同部门建立协作关系,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及伤害防制,在人群中开展有关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3.参与本地区人群死亡(含死因)、发病和患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利用监测资料评价干预效果,通过有效途径向各业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监测结果及政策建议。
4.对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和伤害预防过程提出所需的生化检验、仪器检测、健康监测等项目,并能对血压、血脂、血糖、等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初步了解和理解心电图检查判断结果的含义。
三、学科新进展
1.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了解健康促进、社区综合干预、行为医学、社会市场学、传播学等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
2.了解慢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伤害以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干预评价等新知识、理论、新技术。
3.了解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新履约进展及世界卫生组织《饮食、身体活动和健康全球战略》、《伤害监测指南》、《伤害社区调查指南》等实施进展。
2.对相关学科近年进展有一定了解。
附本专业病种
高血压
冠心病
脑卒中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恶性肿瘤
慢性肾病
肥胖
伤害
想要更多资料?请联系我们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