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饮食调养 > 正确给羊驱虫驱虫六不要
正确给羊驱虫驱虫六不要
注意
养羊人必看
驱虫,养羊人肯定一点也不陌生,甚至会想,我搞养殖的,驱虫这点事儿我还能不懂?但懂是一回事,实操又是另一回事了,驱虫工作做得好不好,其结果也有着天壤之别。
在养殖过程中,养羊人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况:羊磨牙、羔羊反复拉稀、妊娠母羊瘫痪、羊消瘦、光吃不长、相互咬毛或者咬自己的毛,甚至有时候无任何症状直接死亡等等。每当以上情况出现时,养殖朋友要么怀疑饲料质量,要么就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对羊进行治疗。实际上,当羊体内有寄生虫时以上症状也会出现。可见,恰当使用驱虫药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在羊疾病上的投入,而这也直接影响了养羊人最终养殖效益的高低。
那么,驱虫过程中有哪些误区?正确的驱虫方法又是什么呢?
01
不要统一驱虫
据了解,大多数养羊朋友在驱虫的时候喜欢把驱虫药拌入饲料里,因为大家觉得这样省时省力,但是,这里存在很多弊端:
①驱虫药用量小,而一次喂羊的饲料量大,如果是人工拌料就会出现混合不均的结果,即使是机器混料,在混合的时候由于药量小,会多多少少粘在机器的壁上,这样就降低了驱虫的药量,达不到驱虫的效果。
②在饲喂的时候,有的羊吃的多有的羊吃的少,每头羊的驱虫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正确做法:可以在饲料里加一些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内外驱虫)等一到两种驱虫药,然后皮下注射伊维菌素,且驱虫药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做到全面驱虫。之后对圈舍要进行彻底、全面消毒。待5~7天后,重复上次操作再进行一次全面驱虫,原因是羊体内的寄生虫是有一个生长周期的,第一次驱虫仅仅杀死了成虫,待7天过后,寄生虫虫卵就成为了寄生虫的成虫,所以需要再次驱虫。
02
不要大小羊混合驱虫
也就是说,拌料驱虫本来效果就不好,如果再大小羊混合驱虫,驱虫药量符合小羊,对大羊来说就达不到驱虫药量,如果达到大羊的药量,就超过了小羊的耐受量,小羊则可能出现中毒等现象。
正确做法:驱虫时,大小羊分开,除了像上面所说,拌料然后按照说明书皮下注射伊维菌素。
03
不要随意选购驱虫药
针对不同的种属,选择专用的驱虫药。因为尽管驱虫药的种类是一样的,但是剂量不同,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了解清楚用量,且不要总是选择同一种驱虫药,避免产生耐药性。
04
不要随意选购驱虫药
在买驱虫药的时候,往往会听到兽药店的人员说,就用这一种药就可以了,但这样往往会导致驱虫不全面,不彻底。
正确做法:没有一种驱虫药是万能的,在使用驱虫药时,要注意混合用药,或者根据不同时期寄生虫的种类,选择对症的驱虫药。
05
不要驱完虫后不清粪便
有些养殖朋友,在驱虫后,认为驱完虫了,就万事大吉,接下来就可以健胃了,对驱虫后羊排出的粪便不管不顾。
正确做法:在羊驱虫后,排出的粪便要及时处理,进行掩埋或者集体发酵。因为排出粪便不及时清理,粪便里的寄生虫随着羊采食又会回到羊体内,一是这样相当于没有驱虫,浪费时间、精力、金钱,二是还会造成羊的肠道菌群紊乱,出现比驱虫前更严重的情况,就如上面所说的拉稀、羊光吃不长等情况。
06
不要无目的驱虫
给牛羊驱虫时要明确所要驱除寄生虫的种类:一般牛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肝片吸虫、绦虫、牛虱、牛蜱、牛疥螨等;羊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肠结节虫、钩虫、鞭虫、肺丝虫、疥癣、羊鼻蝇、羊虱、蜱等;要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寄生虫的种类,做到见效、彻底。
所以,驱虫看似小事然而并非如此,重视驱虫,正确驱虫,可以减少养殖上的经济损失!养羊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细致活,做好养殖过程中的每个小细节,才会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