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饮食调养 > 水产养殖病害及防治措施分析,不妨一起学学
水产养殖病害及防治措施分析,不妨一起学学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3846462862052415&wfr=spider&for=pc
我国在水产养殖方面,经常因为养殖方式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致使水产动物感染各种类型的疾病发生大面积的死亡,使整个水产养殖业的经济受到影响。因此,加强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治工作是我国水产养殖工作的当务之急。
引发水产病害的原因及常见的病害种类
01
水质恶化引起的疾病
水产养殖工作中,养殖工作人员经常忽略对水体的管理,有时懒于清理塘泥,造成水质情况一日不如一日。有些地区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水产养殖的品种和数量,品种和数量的增加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水中的营养物质达不到水产的生长需求,水体中的氧气稀薄,使病原体更易繁殖,极易引起水产泛池、气泡病、畸形病和厚壳病等疾病的发生几率。
这些疾病大多是由于水质不良引起的。在疾病的根治上有很大的难度,极易造成大面积死亡。最终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02
不合理的养殖方式引起的疾病
在水产的养殖方式上如果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同样会引起水产病害的发生。
首先,一些机械造成的水产损伤。在进行水产养殖时,由于机械操作不当会造成水产掉鳞、断鳍、擦伤等外伤性疾病。
其次,养殖水体的温度没有进行科学的控制。水体的温度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在炎热的夏季和水产动物越冬时,如果不对水温进行科学的调控,就会引起的水产动物感冒、冻伤和烫伤等疾病。
第三,不重视水产种苗检疫过程。水产种苗在大量投放到水体中之前,应先进行检疫工作。但是由于养殖者的病害防范意识淡薄,经常将未经检疫的种苗直接投放到水体中,常常造成带病幼苗将病害带给水体中的其他水产动物,造成大面积的水产病害爆发。
另外,在水产饵料的选择和投放上也存在问题。有些购买的饵料不适合该品种或者生长阶段的水产动物食用,饵料的质量存在问题,营养配比不科学,或者养殖者投喂的次数和数量达不到水产的生长需求,造成水产因饥饿和营养不良引起跑马病、萎瘪病、软壳病等疾病。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事业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
03
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发的其他疾病
在水产养殖活动中,水环境相对复杂,水中的各种细菌、寄生虫等种类众多。很多真菌、藻类大量滋生,给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其中病毒性疾病主要有草鱼出血病、鲤春病毒病、痘疮病、淋巴囊肿等常见的鱼类多发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主要有细菌性烂腮(即乌头瘟)、赤皮病、白皮病、竖鳞病等;真菌、藻类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肤霉病、鳃霉病、卵甲藻病、淀粉卵甲藻病等;
一些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有隐鞭虫病、六鞭毛虫病、鱼波豆虫病等疾病。还有一些肉足虫、孢子虫等其他生物引起的常见疾病,都会给水产带来严重的病害。加重病害防治工作的难度。
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措施
01
定期对水产养殖池塘进行消毒清理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建立水产养殖的健康养殖模式。
良好的水体是水产养殖的基础一般水产养殖都是依靠池塘、水库、江河围网等养殖场地进行养殖。
对于水质流通性较差的场地,如池塘和水库,应定期对水体进行清理和消毒。可以引进一些比较先进的养殖用水处理设备、净化设备、增氧设备等。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促进水体上下循环,达到改善水质和增氧的作用。还可以利用一些清塘设备,如清淤机、推土机、挖塘机等设备,将塘内的淤泥进行收集、提取并输送出去。提高养殖者的工作效率,节省晒塘的时间,提高水产养殖的成活概率,减少因水质不良引起的各种水产病害的发生。
同时养殖人员要利用科学手段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及早预防水质恶化问题。还要应用一些水温调控设备针对高温和低温天气及时对水温进行调控,减少水产的感冒及冻伤、烫伤情况。
02
水产幼苗投放前做好检疫工作
水产养殖者新购进的种苗可能带有某些病菌,必须做检疫及消毒处理才能正常投放。水产养殖者要提高自身对水产病害的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严格做好种苗的检疫消毒工作。
动物的检疫工作可以经过初步的目检,看看有没有明显的病害特征,筛选出健康的水产动物后再经过相关水产检疫部门专业的镜检。进一步提高病害预防工作的效率。减少病害扩散的几率。
种苗的消毒工作可以通过药浴或者喷雾消毒机械进行消毒。这两种方法都能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经检疫合格和消毒的种苗才能投入到正常的养殖环境中进行养殖。这样可以从根源上进行水产病害的防治工作。
03
建立科学的养殖与防治体系
水产养殖者要想增加水产养殖的经济收入,就要建立科学的养殖与防治体系。
在水产养殖方面,首先,要加强对养殖器械的管理工作。养殖器械可以减轻养殖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养殖者的工作效率,使水产养殖工作便于管理。但养殖者要不断提高机械的操作技术,避免机械对水产造成机械损伤。
其次,选择营养全面的饵料并科学投食。在饵料的选择上要选择营养均衡、适合该水产品种和阶段的饵料,增强水产自身对病菌的免疫能力。同时制定科学的饵料投喂计划。在投喂时要保持适量,过饥过饱都会影响水产的健康。
在建立科学的防治体系方面,首先,要重视的病害监测和预防工作。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方面,预防的效果远远高于治理。做好病害的监测和预防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养殖者的经济损失。相关部门要及时加强对病害的监测,找出病害的发病特点和原因,尽早研制出更为有效的水产病害疫苗。
其次,大力推广有效的病害防治技术。加强水产养殖者之间的技术交流,使病害防治体系信息化、网络化。
最后,在治疗病害的手段上,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绝对不能病急乱投医,胡乱对水产用药,造成水体的污染和疾病延误治疗。在发生病害时,要聘请专业的医师进行指导,合理选用药剂对水产进行治疗,及早规范用药,减轻水产养殖者的经济损失。
结语:总之,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治需要建立科学的防治体系,对设备、水体、人员等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水产病害的防治技术和信息交流。从根源上进行水产养殖的防治工作。
转载声明
来源/作者:网易(作者ID:弥坚诚爱情感)
配图:网络
扫码后点击底部菜单
可直通聚农商城
免费--
你愿意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