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饮食调养 > 别碰高原上看似可爱的土拨鼠可能是鼠疫传

别碰高原上看似可爱的土拨鼠可能是鼠疫传



<

有一个地方,能满足您对四季的所有幻想,那就是川西高原;有一种执念,叫此生必驾;更有一种气魄,叫踏遍山河湖海,便觉此生无憾!

这里有最绚烂的色彩和最迷人的景色,但也有一种潜在的传染病蛰伏于高原草甸之间,蛰伏在您想要逗玩的高原精灵(土拨鼠)当中,它就是鼠疫。

1、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又称黑死病。人类历史上共有3次鼠疫大流行,至少造成全球1.6亿人的死亡,一度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最恐怖的传染性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传染病。

目前我国多个省区仍然存在不同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发现自然染疫动物有90多种,包括:喜马拉雅旱獭(或叫土拨鼠、雪猪子等)、黄鼠、田鼠等;发现染疫媒介63种,包括:蚤、蜱、螨、虱等。

2、鼠疫是怎么传播的?

鼠疫主要通过跳蚤、蜱等病媒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1)病媒生物传播:寄生在染疫动物身上的跳蚤、蜱等在叮咬感染鼠疫的动物后,再叮咬人,可造成人的感染。

(2)接触传播:在捕猎、宰杀、处理染疫动物时,或接触鼠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时,病菌可通过皮肤伤口或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

(3)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呼吸道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时释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飞沫而短时间悬浮于空气中,他人吸入可造成感染。

3、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吗?

进入疫区的人员普遍易感,特别是在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或猎杀、剥食旱獭的人员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机会高于一般人群。

4、感染鼠疫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临床上最常见的主要为腺鼠疫、肺鼠疫以及败血型鼠疫。

典型症状有突然发烧、寒战、头痛和身体疼痛、虚弱、恶心和呕吐。腺鼠疫会出现淋巴结疼痛和发炎。感染肺鼠疫后很快便出现症状(有时在24小时内),表现为呼吸短促和咳嗽等严重呼吸道症状,通常伴有血痰。

5、感染鼠疫后可以治愈吗?

如及早诊断,腺鼠疫和肺鼠疫均可治愈。所以,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6、进入高原、牧区等潜在鼠疫疫源地时应该注意什么?

(1)尽量不去鼠疫疫源地。确需在疫源地活动时,要戴防蚤手套,穿防蚤袜,合理使用驱虫剂,做好防叮咬措施。

(2)不在旱獭等动物居住的洞口附近坐卧、休息、宿营,确需在疫源地区内宿营时,做好个人防虫防蚤措施。

(3)减少与野生动物的接触,不近距离接触旱獭,不逗玩野生动物;严禁猎捕、剥食旱獭、狐狸、野兔等高危染疫动物。

(4)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原标题:《别碰!高原上看似可爱的土拨鼠可能是鼠疫传染源!不只是它,还有它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ystl/1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