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饮食调养 > 洪水无情,江苏水产成重灾区,灾后如何恢复

洪水无情,江苏水产成重灾区,灾后如何恢复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们!      江苏常州武进区遭受连日暴雨,水产养殖受涝面积达5.万亩7月日以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江苏常州武进区滆湖、太湖水位持续上涨。前黄、湟里、礼嘉、嘉泽、雪堰、西太湖等6个镇、街道为我区重点受灾地区,造成农业经济损失巨大。截止7月5日下午4点,武进区农业总受灾面积超8.8万亩,其中蔬菜受涝面积3.9万亩,绝收面积0.3万亩;果品受涝面积4.3万亩,绝收面积0.9万亩;花木受涝面积5.万亩,绝收面积0.5万亩;水产养殖受涝面积达5.万亩,满塘面积.8万亩;水稻受涝面积0.4万亩;畜禽栏舍受涝6.5万平方米,死亡牲畜80头,死亡家禽2万余头。紧邻滆湖的武进区水产养殖场,围堤内养殖面积有亩,随时有漫堤的风险。7月3日,滆湖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武进区农林局迅速成立抗洪救灾突击小分队,组织局机关、事业单位支部书记和年轻党员30余人,由局主要领导带队,及时赶赴现场,与场部渔民共同奋战一线,力保余亩水产养殖及20多户住户人身和财产安全。目前已组织水产场内承包农户撤离;在已加固加高余米堤坝基础上,对水产场周围余米堤坝加高近60公分,防范漫堤危险;在水产场内安装两台混流泵及时排水,减轻场内内涝压力;对现已出现零星渗漏和管涌现象的堤坝加强人员巡查力度,并根据区防指的专业指导,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水产养殖抗击洪灾复产生产指南近日来武汉告急,江淮和西南东部地区都出现了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很多地区一片汪洋。洪灾的发生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洪灾冲毁养殖设施,造成养殖鱼类逃逸;连续的暴雨污染养殖池塘,造成养殖病害频发。因此,本文整理了水产养殖灾前预防措施及灾后复产技术,以减少养殖户在洪灾中的损失。一、养殖设施的修复及病死鱼处理对于损失轻微的水产养殖区,要对养殖设施、塘口堤坝、稻田养殖田埂等进行全面加固修复,对围网养殖进行扶桩补桩,清除水草等杂物;对没顶的围网和被淹没的池塘及稻田养殖区,水位一旦回落,要抓紧抢修养殖设施,为补放苗种做准备。捞出病鱼、伤鱼、死鱼和其他杂物,不能食用的养殖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二、做好塘内鱼类饲养工作,适时补放水产苗种认真做好受灾渔业水域尤其是塘堰和围网区域内剩余水产动物情况的调查,科学地评估灾后养殖水域内现存水产动物的数量,以便做好消毒3免疫、苗种补放和后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一般可采用拉网检查,或根据水产动物对草料、配合饲料摄食量,估算养殖水域剩余水产品数量。一般草食性鱼类(草鱼、鳊、鲂等)日食量为其体重的20%~30%,吃食性水产动物(鲤、鲫等)日食配合饲料为体重的3%~5%,或根据洪灾前后摄食量对比来估算。在摸清池塘剩余情况后,可分以下几种类型操作:()剩余比例高于50%的水域,可按精养模式,适当补放鲫、鲢、鳙、草鱼夏花等。鲫鱼每米2不超过00尾,规格4~5厘米;鲢、鳙、草鱼每米2放~尾,规格8~0厘米,并加强管理,年底达到出售成品的目的。(2)剩余比例低于50%的水域,应考虑并塘(库、田、网箱),腾出的水库、池塘、稻田、网箱重新投放四大家鱼夏花鱼种,规格8~0厘米,每米2放养量控制在~尾,并可安排好生产茬口至翌年5-6月份水产品价高时上市,或选择当年生长快、效益好的品种,如福瑞鲤鲤、异育银鲫“中科3号”、湘云鲫等进行成鱼养殖。(3)对于全部溃决、水产品全部逃逸的水域,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剂彻底清塘后,投放四大家鱼夏花鱼种,每米2放~尾,培育冬片或翌年成品。三、种草养鱼在以主养常规鱼为主的地区,可采用种草养鱼的模式。在受灾的池塘堤埂、池坡和一些边角地带可以种植一些牧草,如苏丹草、黑麦草,可以轮作播种,全年可以供给草食性鱼类(草鱼、团头鲂)作青饲料,以满足其对饲料的需求,节省饲料成本。四、疫病防治大灾之后易发大疫,洪涝期间,所有的水域、陆地都连成一片,水产动物的各种病原体到处滋生蔓延,极易引起疫病的流行和暴发,所以要加强养殖水域的病原检测,以防各类动物性疾病相互传播,特别是洪水过后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急剧增多,很容易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的体质减弱,引发其他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性感染。()传染性疾病水灾过后,水中各种细菌病原易滋生繁殖,鱼病易发,主要易暴发及流行的疾病是细菌性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可定期用生石灰、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国标渔用药物泼洒消毒;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多维、大蒜素、EM菌、芽孢杆菌、中药三黄粉、免疫多糖等,以改善鱼类消化能力,增强抗应激能力与抗病能力;发现死鱼和病鱼及时捞取,进行无害化处理。(2)侵袭性疾病杀灭原生动物的寄生虫时(如车轮虫、鳃隐鞭虫等),一般选用硫酸铜(含量95%以上)加硫酸亚铁(5∶2),使浓度达到0.7克/米3;杀灭甲壳动物(如中华鳋、锚头鳋、鱼鲺等)时,一般选用敌百虫以及菊酯类鱼药(如强力灭虫净、鱼用虫敌等),也可使用硫酸铜或硫酸铜和菊酯类合剂鱼药进行除虫。五、消毒水体,强化鱼池水质调节水灾之后随着气温、水温的持续升高,水产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也是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因此要高度重视水域环境综合治理。()灵活掌控水色和透明度以养殖鲢鳙、鲤鲫等肥水性鱼类为主的水域,水色应保持嫩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在20~30厘米为好;以草食性品种为主的水域,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在30~40厘米为好。(2)及时调节水质洪水过后对水体要消毒,一是采用化学、物理方法调节和改善水质,如定期泼洒生石灰,每0~5天一次,每次用量每米3用生石灰0~5千克化水泼洒,或用碘制剂,按说明使用。二是采用生物或过滤方法净化水质,如在鱼池进水口设过滤池,过滤料用砂或木炭;生物方法是利用0%的池塘水面种植水葫芦、红菱等浮水植物,起沉降和净化水质,增加收益之功效;条件好的地方,可增施水体改良剂或光合细菌,同时强化水体增氧措施。三是及时换水、加水。加注新水可促进水体上下对流,将表层高溶氧水带入下层,而表层水再经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仍可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增加水体溶氧的绝对量,并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四是适当延长增氧机运转时间。一般要求3:00-5:00和第二天凌晨开动增氧机,尤其下阵雨、无风、无光照的情况下要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3)谨防水域缺氧泛塘因水灾之后大量的地表有机物及其他杂质被雨水带入养殖水体,浮游植物造氧功能不足,再加上天气闷热持续高温,水产动物基本集中在水体中下层,因此水体中下层水产动物密集、耗氧增多,同时,大部分水域淤泥较深,氧债较多,极易导致养殖水体水产动物浮头“泛塘”。为防止泛塘,应加强饲养管理,坚持早晚巡塘,天气炎热季节,密切注意观察水产动物的摄食及活动情况。一旦出现缺氧征兆应及时注入新水或开启增氧机或撒入增氧剂解救。六、加强投饵工作水灾后,水质变瘦,天然饵料生物量减少,难以保证水产动物正常生长的营养需要,因此,应选择配合饲料、加大饲料投喂量,并坚持“四定、四看、一检查”投饵法,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看天气、看水色、看水产动物吃食、看水产动物活动,检查水下有无残渣剩饵,同时拌饲料投喂维生素C(每千克饲料用~毫克)等免疫刺激剂,每天一次,连喂5~7天;养殖草鱼、鲤鱼、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的,每周应投喂青饲料天,以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预防病害的发生。(本文来源:武进区农林局、《科学养鱼》杂志社)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ystl/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