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饮食调养 > 虫出江湖婆罗洲雨林丛林女孩营地游

虫出江湖婆罗洲雨林丛林女孩营地游



年2月,我去了婆罗洲雨林“丛林女孩”营地。当时,我深深地被那里昆虫的数量所震撼了,可是那时我懂的不是很多,只留意了一些大型观赏昆虫,很多有趣的小型昆虫我都没有留意。当我要离开营地时我心想“后会有期”。回来发现那里的小型昆虫有很多好东西后有点后悔。那次我因为兴奋没拍什么照片有点后悔。当我看了刘天师的收获后已经被馋的不行了。加上上次我在营地特别高兴,那里没有作业,没有雾霾,没有网络,没有人山人海,却有超好的灯诱条件与不错的饮食。于是我决定8月份再去营地一次。因为种种原因我选择了第二期。

大致行程

年8月13日:从北京飞往深圳再转机到亚庇。然后前往公寓,大部分人在公寓会合。

年8月14日:吃完早饭后前往营地,途中在午饭处停了一下。下午两三点钟到营地。晚上进行第一次灯诱。

年8月15日:早上和下午都没干什么正事,晚上灯诱风还是有点大没什么收获。

年8月16日:白天又什么也没干,张老师在晚上来到营地。

年8月17日:上午让营地的人员把我们送到亭子那里,我们往回走。走到两公里处时营地人员再接我们回去。下午吃了很多当地美味的水果。因为是农历7月15,晚上月亮又大又亮,灯诱就不说什么了。

年8月18日:上午溯溪,下午休息,晚上灯诱赶上巨人弓背蚁婚飞。

年8月19日:上午走米标往左的那条路,下午去一个小山坡上拍摄昆虫。

年8月20日:离开营地并前往公寓。

年8月21日:离开亚庇前往深圳再转机到北京。

Day1(-8-14)

午饭处的部分植物渣图~

某种兰花,在那里兰科的植物很多

猪笼草在这里非常多,像杂草一样,那个山头上就有两种猪笼草且数量极多。几乎每个一个大猪笼草旁会有不少猪笼草苗。这里的猪笼草与营地的不是一种

这种蟋蟀蛮漂亮的,在当地很常见

某种蕨的芽,形状比较有趣。我没拍好真是可惜了!

某种植物的种子,本来不是这种样子的。不过拍成这样也蛮好玩的

到达营地后看到的某种缺翅虎甲,在这里蛮常见的的。我上次来的时候还看到一种拟态它的螽斯的若虫

上一期抓到的巨拟叶螽。非常的大。装在一个网箱里。我们到时它可能因为没吃东西不怎么爱动,过几天就死了

营地纱窗上的花萤。因为有了纱窗,很多飞行的种类都会被拦截,最多的是膜翅目的种类。这次应该是袁大师太招蜂引蝶了,营地到处都是蜜蜂

在营地旁地上找到的猎蝽若虫。它的这个配色蛮漂亮的!

我在灯诱布下土表找到的一些小虫。1-某锹甲;2-某扣甲;3-谷盗;4-某步甲;5-某叩甲;6-某锹甲/黑蜣

我们在营地休整了一会儿后就往与我们来时相反方向的路上走,大家都想找到点什么。

某种鳞翅目的幼虫

某种象甲,姿势挺好玩的,长得有点像只兔子

蛾?蛾蜡蝉?长得挺好玩的~

灯诱布旁忙碌的巨首蚁,看到它们时他们好像在和另一种蚂蚁“打架”

某种螽斯

这是一件让我很不爽的事情——张任之和我一起劈了块朽木,劈完后他可能觉得没什么东西了就走了。他刚走不远我看见了一个非常小的虫在离开朽木后到处乱跑,我低着头边追边拍。好不容易拍完一张能看清的照片后就消失了。把照片给前面的张任之看后他很激动的说这是蚁甲,我也反应过来了。然后……

朽木里的地蜈蚣

两只白天也不舍得走的蛾子

在灯诱布上的大长腿螨虫(以后说别人腿长可以说他长得像螨虫了),算是螨虫中的清流了

在地上跑的蚁蜂

晚霞

转了一圈后我们回到营地准备灯诱。晚上灯诱效果不是很好,风很大月亮也很大很亮。感觉螳螂比我上次来要少一些。南洋大兜也没有像上次那样铺天盖地。以下是我们部分的收获。

某捕鸟蛛

螳螂

拟叩甲?

叶蝉

一种蛮漂亮的蟑螂

花萤

这种虎甲在当地还蛮常见的

冕花螳/兰花螳Hymenopuscoronatus,在这里还有一种黄花螳跟它长得很像,不过比他小,颜色与中后足股节也不一样

在当地较常见的一种叶“虫修”Phylliumsp.2

叶甲

叩甲

象甲

石蝇

一种梯形的蛾子,婆罗洲的蛾子这样有趣的蛾子很多,这只是冰山的一角

XX蛾

一种花萤,这种花萤在婆罗洲很多,还有一种跟这种较像,但是后足膨大

灯诱布上的跳虫

一种草蛉,翅的前缘区前部很宽

半黑巨腿螳,是这里常见的一种小型巨腿螳

一种胡蜂,虽然看上去有点可爱但蜇人很疼,我上次就被蛰了。被蛰后先会红肿,然后中间会有点紫,最后紫的那块会成为一个小坑

叶蝉

叶蝉

一种弓背蚁的蚁后

巨人弓背蚁是当地的优势种,灯诱时回到布上抓虫吃

一种草螽

这种小蚂蚁每天都在一盏灯下婚飞

某螽斯

xx甲

一种超大型的隐翅虫,可惜不是我的

蛛蜂

象甲

细颚猛蚁在攻击一个鳞翅目的幼虫

某“虫脩”

某螽斯

石蝇

某螽斯

某螽斯

某种天牛

一种蛮漂亮的蟋螽

某“虫脩”

某蟋蟀

某红萤

茧蜂

拟步甲

蟋螽

某蠊

某蠷螋

拟步甲

某“虫脩”

某拟叶螽

拟步甲?

某种叩甲

这种竹节虫在当地还蛮常见的,图中是灯诱到的幼体

某露螽

在当地很常见的一种肥角锹甲

翡螽

XX甲和XX甲

拟步甲

一种蛮漂亮的叶蝉

花萤。在当地很常见,中足膨大

某蠷螋的幼体

姬蜂

褐缘原螳

第一天我晚上11点多就睡觉了,总体来讲我没什么收获。不过这是第一天,后面还有的是时间。

Day2(-8-15)

4点多我妈就起来了,我起来后,我妈给我找了一只眼镜蛇枯叶螳的雄性,一只竹节虫还有一些螳螂。上午我没找东西,瞎转了一圈,拍了几只昨天收获的虫(本人拍照技术有限,请见谅)。下午也没干什么,就是在休息,等着晚上的灯诱。

广缘螳属的种类Theopompulasp.

美丽的黄花螳Helviacardinalis跟兰花螳有点像不过比前者小。在营地蛮多的

巨人弓背蚁Camponotusgigas有着巨大的体型和鲜艳的体色,在我看来是弓背蚁中的极品。小时候在新加坡见到它后就一直对它念念不忘。上次到婆罗洲后发现其实巨人弓背蚁在营地还是很多的,但上次有个遗憾,没有赶上它们的婚飞

眼镜蛇枯叶螳Deroplatystruncata虽然在常见的三种枯叶螳中是最少的,但在当地比菱背枯叶和勾背枯叶上灯的多

某螽斯

鞭蝎

营地的晚霞

晚上灯诱的部分成果:

蚁形甲,每天灯诱都会有很多

蛾蜡蝉?

花萤

蛾蜡蝉

花萤

某直翅目

纤柔螳

蜚蠊

某树蟋

叶蝉

弯翅蠊

某象甲

象蜡蝉

透翅螳

尺蛾

蜡蝉

翡螽

某种很漂亮的沫蝉

某蟋蟀

这些只是我看见的一小部分的昆虫,大多数没有拍摄。今天风还是很大所以总体上也没什收获。

Day3(-8-16)

早上我4:30起床去灯诱的的地方转了转,找到了只黄色的那种丽叶修,一些螳螂,一些橡胶木犀金龟。转了几圈回来后已经天亮了,营地的日出很美但我已无心去看日出了,我太困了。回到屋子后我就睡着了。

白天我们在营地附近转了转,基本上什么也没干。现在想想也挺可惜的,这么一天就被浪费了。

白天拍的两张照片:

象白蚁

某种多刺蚁

晚上风不知道为什么变小了,灯诱效果很好,小虫比以前多了不少。不过我没拍多少照片,也不记得找到什么了。

林院士超喜欢的盲蛛。我记得我上次来也见到过,只不过是平面的……

三叶虫红萤的头

一种三叶虫红萤。这里还有一种更漂亮的三叶虫红萤,身体的边缘有红色。三叶虫红萤有一个可伸缩的猥琐的头,遇到危险后头回缩到胸部里,身体像犰狳一样团成一团。

在营地附近很漂亮的一种大蟋蟀。每到晚上,公的的这种蟋蟀会到洞口,屁股朝外开始“歌唱”。老实说它的声音真的不怎么样,声音巨大,很刺耳。如果想要抓住它,先要听它发出的声音找到洞口,一般洞口在道路两边的小土堆上。找到洞口后用手插洞里,挡住它的去路。它回不到洞里了,这样就乐意把它“收入囊中”了。

同行的朋友抓到的路尼佛细身Cyclommayuslunnifer。有点像鸡冠锹,但是有一个巨大的头榫,齿形和鸡冠也有区别,给人的感觉较鸡冠锹平面一些。在营地应该是最常见的Cyclommatus属的锹甲。

Odontolabisbrookeana

今天晚上我没什么收获,10点多的时候下雨了,我也回去睡觉了。

Day4(-8-17)

上午让营地的人员把我们送到亭子那里,我们往回走。走到两公里处时营地人员再接我们回去。

以下是当时拍的一些照片:

某种悬勾子,很好吃

某瓢虫

某种象甲,发现于阳光下的倒木上。这种象甲跑得很快,还特别爱飞

上面那种象甲的生活环境

二眼猪笼草,有的地方会出现一树猪笼草的壮观场景

象蜡蝉

猫蛛

窗萤

石蝇?

象蜡蝉

某蠹

下午我们都在吃水果,作为吃货的我自然“火力全开”。有好多好吃的水果,比如红毛丹,榴莲,山竹还有两种我不知道名字的水果。这些水果不仅好吃,而且量很大,光吃水果绝对能顶一顿饭。

今天晚上月亮又大又亮,灯诱就不说什么了。

Day5(-8-18)

上午去溯溪,非常有趣。水比上次来时要少,虫还是很多。有一种很漂亮的色?,几种奇特的蚱,还有马来西亚国蝶红颈鸟翼蝶等不少蝴蝶。水里有一种溪蟹,水黾,潜蝽。我个人觉得其实溯溪本身比在溯溪的过程中找虫有意思。

下午我们也是一直在休息。过程中吃了点水果。天快黑的时候我就带着头灯出去了。

快到吃饭的时候,我在一张布的背面看到两个黑影,当时我觉得很奇怪;这时候还没有这么大的虫上灯。于是我走到了布的另一面,看到了两只巨人弓背蚁的未脱翅蚁后。我欣喜若狂,今天赶上巨人弓背蚁婚飞了。晚上的景观很壮观,满布都是巨人弓背蚁的雄蚁,地上有巨人弓背蚁的蚁后被几只雄蚁围着的有趣场景。

地上和布上密密麻麻的雄蚁,因为满地都是,所以有时候如果不踩到它们根本无法移动

巨大的蚁后

今晚其他的虫:

胶猎椿

蛾蜡蝉

蠼螋

掣爪泥甲

某天蛾

Day6(-8-19)

早上我很早就起来了,可是林院士已经把布上的东西洗劫一空了。上午我们往米标往左的那条路走,没有看到太多的虫,以下是一些照片:

遍地的雄蚁的尸体,它们交配完后就会很快死去。不过这地上的尸体大部分应该是被踩死的。

松鼠在吃地上一些还活着的雄蚁

某蜂

某蜡蝉

铁甲

某蠊

下午我想到有好多虫留照片,就到营地旁边的一个小山坡上摆拍。那个山坡很适合摆拍,各种环境都有。

某蜡蝉,很漂亮,“表情”很滑稽

另一种蜡蝉,也很漂亮

一种棒角甲

眼镜蛇枯叶螳

林院士找到的雌性叶“虫脩”幼体

库利拟捷螳,有两种色型,一种是黑的一种是棕色的。这两种色型的后翅的花纹不一样。

某种“虫脩”,很漂亮。前胸后侧有个奇怪的结构。

某种在当地较常见的斧螳

某竹节虫

午休的林院士

某“虫脩”

瑰色弧纹螳Theopropusrubrobrunneus

Day7(-8-20)

我们一早就离开营地了。我还是有些不舍的,我错过了很多好虫,我的找虫能力也不够,希望等我有了更多的经验后再来到这里。我们像来时一样在午饭处停留。我在哪里找到了一只球马陆。到达亚庇城区后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人间了。我们到了一个书店买了些书,晚上大家一起吃了晚饭。明天我就要回家了。这次婆罗洲之行也结束了。

对比

这次来跟我上次来虽然是同一个地点,但是有很多的不同。

环境:这次来和上次来的环境区别主要体现在环境的潮湿程度上。上次我来的时候土都是湿润的,但这次来土比上次要干,有些地方车一过就会有扬尘。

昆虫种类与数量:这次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南洋大兜Chalcosomamoelenkampi的数量没有上次多了。上次我来的时候母虫特别多,每天都会有十几只左右的个体上灯,这次一共也就十几只。这次有鬼艳上灯了,上次一只没有。这次的大型螳螂种类上有不同。上次主要是所谓的“优雅斧螳”Camelomantisparva(这只是个商品名,实际上根本不是斧螳属的。)和另一种与其较相似的种类,这次主要是一种斧螳。我还发现了Camelomantisparva的若虫。这次还赶上了巨人弓背蚁的婚飞。瘤犀金龟的种类也与上次不一样。

*******************************

想了解有关昆虫的一切?

欢迎







































头部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白癜风能治好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ghy.com/ystl/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