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疾病病因 > 版块二nbsp养殖技术
版块二nbsp养殖技术
浅述秋冬春季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防控措施(后篇)
王华听1,段凤灵
(上海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1)
秋冬春季猪呼吸道疾病防控措施
防控原则
根据秋冬春季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过程,我们不难看到对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措施的制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守防重于治,群防群治的原则。
(2)强化饲养管理,缓解各种应激,提高机体免疫力。
(3)结合临床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定期检测病原抗体,尤其是猪蓝耳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等病毒的抗体滴度,以有效预防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如PRRS、HC、PR、PRCD等)!
(4)坚持“由内到外、由点到面、兼顾主次”的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猪场疫病发生的主要矛盾,选择敏感度强的优质抗菌药和中草药制剂,围绕生产环节和季节性变化应激,有目的地做好猪场药物阶段性保健,注重药物的合理性配伍。
防控方案
药物预防性保健
在秋冬春季节所发生的猪呼吸道疾病中,大中小猪共同感染的病原是猪流感病毒、猪蓝耳病毒、猪肺炎支原体,其他病原则在不同的病程阶段多呈继发或并发性感染,则防治猪呼吸道疾病的核心就是防治猪蓝耳病毒、猪流感和猪肺炎支原体的共同感染及其相互作用。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认为防治猪蓝耳病毒、猪流感和猪肺炎支原体的最佳方案是:中西药物联合使用,在季节更替或生产环节各阶段(如仔猪断奶阶段、母猪分娩阶段、肥猪12-18周龄等),特推荐如下方案:
每1吨饲料,添加丰强蓝青g(主要成分:板蓝根、大青叶、黄芪、黄芩、石膏、甘草等,)+丰强诺康泰1kg(主要成分:5%酒石酸泰万菌素)+丰强恒吉康g(主要成分:10%阿莫西林和2.5%克拉维酸钾微囊),混合拌料,连用7天,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控制呼吸道疾病的核心病原。
药物治疗
1.病重猪(推荐两种方案):
(1)丰强星芪(0.2ml/kgw,主要成分:黄芪多糖、金银花、黄芩苷、去氧胆酸等)+恒丰强阿莫西林(50kgw/支,主要成分:阿莫西林钠)+恩诺沙星注射液(5mg/kgw),混合肌注,一天一次,连用3天。
(2)丰强星芪+恩诺沙星注射液,混合肌注一边,赛福(0.2ml/kgw,主要成分:盐酸头孢噻呋),一天一次,连用3天。
2.大群猪(推荐两种方案):
(1)中大猪,以猪流感、猪蓝耳病、猪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巴氏杆菌病等混合感染为主,推荐丰强蓝青(g/吨料)+丰强诺康泰(g/吨料)+恒福特(g/吨料,主要成分为10%氟苯尼考),混合拌料,连用7天,以快速控制病症,剔除病根。
(2)仔猪,以猪流感、猪蓝耳病、猪支原体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混合感染为主,推荐丰强蓝青(g/吨料)+丰强恒吉康(g/吨料)+利诺(g/吨料,主要成分为10%恩诺沙星微囊),混合拌料,连用7天,以快速控制病症,剔除病根。
综述
总之,在冬春季节所发生的猪呼吸道疾病中,我们除了要考虑非传染性病因的“刺激破坏作用”和对传染性病因的“助燃剂作用”外,必须重视核心病原即猪蓝耳病毒、猪流感病毒和猪肺炎支原体的共同感染及其相互作用。丰强诺康泰、丰强蓝青和丰强恒吉康的联合使用,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整体免疫应答,提升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不仅对猪呼吸道混合感染的主要病原起到很好的抑杀作用,而且对多种继发性感染的呼吸道疾病如猪副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巴氏杆菌病等也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故丰强蓝青、丰强诺康泰和丰强恒吉康的联合使用,可有效防控秋冬春季猪场多发的猪呼吸道疾病。
生长育肥猪出血性下痢的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前篇)
上海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邵健
猪出血性下痢是指由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其它因素所导致的猪只粪便中含有黑色、酱油色、红色血液的一类消化道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发生在生长育肥阶段,通常突然发病,严重时会导致猪只血液大量流失,体表苍白、贫血,甚至突然死亡。生长育肥猪出血性下痢的病例,因其病因较多,而临床表现又相似,常易混淆而误诊,贻误诊断时机。在此对导致生长育肥猪出血性下痢的多种疾病进行了病因分析、鉴别诊断、防控措施推荐,以期为养猪同行提供参考。
病因分析
生长育肥期是猪出血性下痢的高发阶段,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增生性回肠炎、猪痢疾、胃溃疡、猪鞭虫病等。各种病因的主要特点简述如下:
猪痢疾
猪痢疾曾称为血痢、粘液出血性下痢或弧菌性痢疾,由致病性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以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多发于生长育肥猪及后备母猪,发病初期粪便松软,呈黄色或灰色,而后发展为粘液性、出血性腹泻,粪便中常夹杂纤维素性的伪膜碎片,常有恶臭。发病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
该病病原体为猪痢疾短螺旋体,革兰氏隐性菌,多呈4-6个疏螺弯曲,两端尖锐。本菌严格厌氧,对培养基要求严格,但对氧有一定的耐受性,在空气中10h内不会死亡。
该病病变局限于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回盲口为其明显分界。急性期大肠壁和肠系膜充血、水肿,淋巴滤泡增大。然后,粘膜表面坏死,形成假膜。
增生性回肠炎
增生性回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特征是小肠粘膜增厚,上皮细胞增生,杯状细胞缺乏,微小的、弯曲的胞内劳森氏菌游离在增生细胞的胞浆顶端。
该病的病原微胞内劳森氏菌,好寄生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外形为弯曲杆状,革兰氏阴性菌。该菌主要侵害猪,自然感染潜伏期为8-10天。多发于6周龄-16周龄的生长育肥猪,发病率为5%-40%,死亡率一般为1%-10%,但会使发病猪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临床症状有急性型与慢性型之分。急性型的病猪,主要表现为突然严重腹泻,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不就虚脱死亡,也有的仅表现皮肤苍白,未发现粪便异常而死亡。慢性型病猪,临床表现轻微,表现同一栏猪不时出现腹泻症状,间歇性下痢,粪便呈糊状或不成形,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
剖检可观察到小肠及回肠粘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粘膜增生表现为增生性花纹,严重时似脑回状;浆膜下和肠系膜常见水肿。增生坏死性肠段表现为炎性分泌物和积水现象,坏死性肠炎的肠段可见凝固性坏死。出血性肠病的病变类似于增生性肠病,很少波及大肠,病变主要在小肠末端,表现为小肠壁局部增厚,长期内有血液;结肠内有含血的粪便。
猪鞭虫病
猪鞭虫病是由毛首线虫感染所引致的猪严重腹泻,食欲下降,严重时会出现粘液性出血性腹泻,甚至突然死亡。多发生于保育与生长育肥期。
猪鞭虫虫体呈乳白色,前部细长为食道部,后部短粗为蹄部,整个虫体外形如同一根赶羊的鞭子,故称鞭虫。成虫在猪的盲肠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猪的小肠内蜕化发育。
感染轻者一般无明显症状。若感染量较大,会出现轻度贫血,间歇性腹泻,日渐消瘦,被毛粗乱。严重感染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结膜苍白,贫血,顽固性腹泻,粪便稀薄,有时有血丝或血便。身体虚弱,弓腰吊腹,行走摇摆。死前排水样血色粪便,带粘液。
剖检可观察到盲肠、结肠充血、出血,结肠粘膜上布满乳白色细针尖样虫体,虫体钻入出形成结节,有的结节呈圆形囊状物。
胃溃疡
胃溃疡主要发生于胃贲门与食道相连的无腺体区,生长育肥猪易发,偶发于保育猪。急性胃溃疡猪常表现为体表苍白、生长缓慢、呕吐、黑色柏油样干燥粪便,甚至突然死亡。
亚临床型的胃溃疡无典型临床症状。通常认为,饲料的种类、粒径大小、纤维含量、饲养密度与环境、疫病等均是导致胃溃疡的可能因素。同时魏氏梭菌、念珠菌感染等也是导致胃溃疡的可能因素。
鉴别诊断
可从临床症状、药物治疗效果、剖检病变等角度对出血性下痢疾病病因进行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
增生性肠炎、猪鞭虫病、胃溃疡与猪痢疾在急性发病时,均表现为出血性下痢,食欲减退,严重时皮肤苍白、贫血,甚至突然死亡,主要发生于生长育肥阶段。通常依病灶位置不同粪便颜色有所差异,上消化道如胃或小肠有出血性病变时,其粪便颜色多呈暗红色或煤焦油状,下消化道如大肠有出血性病变时,其粪便的色泽多呈红色或鲜红色。急性增生性肠炎粪便多呈煤焦油样、褐色。猪痢疾粪便多呈红色,常夹杂着纤维素性的伪膜碎片,有恶臭。鞭虫病粪便形态与临床表现与猪痢疾很相似,且常与猪痢疾等病原混合感染,较难与之区分;急性胃溃疡猪只粪便呈黑色,干燥,常无腹泻症状,但可能伴随呕吐。
剖检病变
病变的部位与表现不同。急性回肠炎可见回肠、盲肠与结肠增生、肥厚、出血等病变,病变部位主要在回肠,肠道内常有血块。急性猪痢疾剖检时常见盲肠、结肠粘膜潮红、出血、水肿,有时覆盖有纤维素性坏死性的伪膜,而小肠无病变。鞭虫病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后期结肠内有肉眼可见的毛首线虫;胃溃疡可在胃内发现大的血凝块,血块常凝固不良,胃贲门处有溃疡灶,肠管内有红色未消化过的或褐色消化过的血液内容物。
药物治疗效果
根据猪只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对病因进行诊断。大环内酯类(如: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截短侧耳类(如:泰妙菌素、沃尼妙林)对急性增生性肠炎与猪痢疾均有一定效果,而痢菌净(乙酰甲喹)只对猪痢疾效果较好,而对急性增生性肠炎无效。鞭虫对伊维菌素、芬苯达唑等抗寄生虫药物敏感。胃溃疡对以上抗生素及抗寄生虫药物均无效,可采取改变饲料颗粒度,补铁、维生素K等支持疗法。
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