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饮食调养 > 你是被天庭谪降到人间的吗你和天庭的关系不
你是被天庭谪降到人间的吗你和天庭的关系不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信奉灶王爷、天公、妈祖、碧霞元君、许真君、东岳等,在我国民间还是很多的。除此之外,如果能够信仰道教,又是另一回事。然而,信道之人,未必会修道。很多人只是烧香拜神,以求福报,真正学道求仙的却很少。
那么,什么人才会去学仙呢?
《真诰》云:“昔有黄观子者,亦少好道,家奉佛道,朝朝朝拜,叩头求乞长生,如此积四十九年。后遂服食入焦山,太极真人百四十事试之皆过,遂服金丹而咏大洞真经,今补仙官为太极左仙卿,有至志者也,非佛所能致,是其中寸定矣。”说的是有人虽然生活在佛教的环境里,但是最终还是能入道。
有些道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却不会去信佛,而是奉道,哪怕再多的艰难,他也要求道,学道。这个就是陶弘景真人所谓“有至志者,非佛所能致也。”那么为什么黄观子不奉佛而求仙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命数禀赋
《抱朴子·塞难篇》云:“命之修短,实由所值,受气结胎,各有星宿。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命属生星,则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属死星,则其人亦不信仙道,则亦不自修其事也。所乐善否,判于所禀,移易予夺,非天所能。譬犹金石之销于炉冶,瓦器之甄于陶灶、虽由之以成形,而铜铁之利钝,罂瓮之邪正,适遇所遭,非复炉灶之事也。”
葛洪认为世人在出身的时候,受天地之间气数之影响,有的人命值生星,那么他就好仙道;有的人命属死星,那么这个人就不好仙道。纯粹是出于天地之自然,因为天道是无为的,是无亲无疏的。
我们知道,天体运动对于人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的影响的。比如太阳之升降,会影响人一身之阳气的消长;月亮的圆缺,会影响海洋潮汐,也会影响女性的经期。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星体运动对人的影响,那么其他的星宿,也必定会或隐或现的影响人的命运。所以中国最早的算命,都是通过星宿来推测的,也有占星,以测国运的。西方外国也有星座算命,足见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古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说是一种巧合了。
所以《玉枢经》也说:“学道之士,信有气数。夫风土不同,则禀受自异,故谓之气。智愚不同,则清浊自异,故谓之数。数系乎命,气系乎天,气数所囿,天命所梏,不得真道。愚可以智,浊可以清,惟命俾之。愚昏昏,浊冥冥,亦风土禀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机,使人不知,则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则亦曰自然。自然之妙,虽妙于知,而所以妙,则自乎不知。然于道则未始有以愚之浊之。”
这里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出生和成长,受四周环境之影响,也就是所谓的风土。这是说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有的地方自然环境好,所以人民多长寿。还有就是星宿之气的影响,也叫天命。有的人结胎之时,禀受清气多一点,则其人慈善忠孝、聪明智慧、乐慕仙道。有的人禀胎气浊的,则为人凶恶,邪狞狠毒,不仁不义,也不会想着去修道。我们每个人禀受的气不一样,这股气就给每个人画了一个圈圈,一个范围,一生的变化、穷通、夭寿,都不出这个范围。《玉枢经》所谓“气数所囿,天命所梏。”囿是牢房,梏是枷锁。牢房、枷锁是限制人的自由的,而气数和天命,则是无形的牢房和枷锁,这股气质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庄子》说:“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二、宿有善缘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缘修道的。学道修道,是很难得的事情,需要有很深的善缘,才能有机会熏闻正法。《玉皇宥罪锡福宝忏》云:“愿道根深重,夙有善缘。”所以《北斗经》也说:“如是真君名号,不可得闻。凡有见闻,能持念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缘。”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这样的善缘呢?《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云:
“夫出家者,或先世建立灵观玄坛及诸精舍,圣真仙迹广修堂殿,造诸形像,真应化身,庄严供养,抄经讲说,诵念流通,开悟人天。或先世舍施国城妻子,头目髓脑,金银珠玉,绫罗锦绮,车马僮仆,卧具服饰,玩弄器物,入三宝中,用作诸福田。或先世持斋奉戒,礼拜烧香,行道赞诵,谢罪除愆,常行善愿,不舍须臾。或先世放赎生命,救济贫穷、囚徒老病,及诸鸟兽,盲聋六疾,一切众生。或先世救疾治病,活诸危苦已死之人。或先世广读经论,讲说教化,劝奖童蒙,令知善道。或先世种植果林,道边立井,造作舟梁,济度一切。或先世大设义田,施衣及食,饥寒病苦,虫鱼鸟兽,一切贫穷,皆令饱足。或先世建立义堂,愍念寒热,施浆及火,救助行旅,使得安居。或先世所在发心,平等一相,广化男女,劝助道场,立观度人,写经铸像,授经传戒,礼拜烧香,然灯念诵,布施忏悔,开悟群迷。或先世忠贞仁孝,助国兴化,正直清廉,淳和良善,不损于物,安乐众生。或先世为君,大行慈善,卑宫菲食,怜念人民,平等万物,国土安宁,而诸恶未尽,众善未圆,功名虽着,不得迁升,随其高下来生人中,更值经法,而得出家。或七祖积福,庆流子孙。或见世立功,名闻诸天,非起一朝而得之也。”
《北斗经》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有的人“虽遇经诀,怀不信心。”虽然得闻正法,但是却不肯修炼。或者虽然想修炼,但是却魔难重重,有各种事情来阻扰,都是善缘不够,功德不足之故。所以说入道修行,更是难得的福报。
三、谪仙从哪里来
神仙信仰是中国道教的核心信仰,列于世俗尘嚣之外的神仙是道教彼岸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谪仙”则是道教神仙中特殊的一类,他们是因过失而被谪降到人间的,具备超凡神性,同时又兼具不同程度人间化的特质,是一种具有不完美神性的人。
说起谪仙,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其实谪仙这个名称并非从李白开始,也不专指李白。
谪仙之说是我国古代神仙信仰的产物。神仙包括神和仙两种崇拜对象。神是先天存在的,是各民族文化中所共有的;仙,也叫仙人,是人经过修炼之后,获得长生不死和种种神通转变而成的。只有华夏民族有仙,其他民族文化中没有仙。
人修炼成为仙人后,具备了神的某些神通和特性,二者十分接近,所以又常常并称“神仙”。通常情况下,仙人居住在天上、洞府、仙山或仙岛,在那里过着悠闲快乐的生活。
战国秦汉方士对仙境之美妙有着精彩描绘,令人神往不已,以至于像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一代雄主都花大力气寻找神仙世界,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仙。
传说中仙界与人世之间是互通互动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