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饮食调养 > 翁亚彪猪场增效降本突破口,解决偷走利润的
翁亚彪猪场增效降本突破口,解决偷走利润的
11月1日,在新猪派养猪养猪产业峰会上,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兼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亚彪做《新形势下寄生虫防控策略》主题报告。▲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兼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亚彪翁亚彪表示,寄生虫病不易致死,但它是“小偷病”,会给猪场造成显著经济损失!试验显示,不定期驱虫和一年驱虫两次效果区别不大,需要根据不同寄生虫种类,针对性制定适合本猪场的驱虫方案。当前,非洲猪瘟从阻击战变成持久战,猪周期再现,成本控制成为行业工作重点。寄生虫病虽然不会短时间导致猪群大范围死亡,但是偷走的利润不容忽视。翁亚彪表示,在新形势下,谁能降成本,谁就能坚持,谁坚持最久,谁就胜利。而寄生虫防控就是降成本中需要突破的问题。▲峰会现场如何突破?猪场普遍重视度不够,不驱虫几乎不会发现虫的存在,等到发现成虫,往往已经遍布猪群。翁亚彪表示,在猪场盈利低谷时,重视寄生虫防控尤其重要。因为每种寄生虫都会造成生猪利润隐形损失,少的15元/头,多的30—50元/头。而关于猪场寄生虫防控重点,翁亚彪表示,根据多年从事猪场寄生虫方面的调研发现,猪场寄生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比较常见的一般是3类。第一类线虫类,包括猪蛔虫、鞭虫(毛首线虫)、结节虫(食道口线虫)。以蛔虫为例,调查试验发现,不同阶段蛔虫感染率不同,种猪群最易感染,保育猪群一般不易感染。猪蛔虫感染造成的损失可达45元/头。▲各阶段猪群蛔虫感染率第二类是原虫类,包括小袋虫、弓形虫、猪球虫。线虫类是个体比较大的,营养消耗销售比较大的。原虫类比较小,每个原虫都是单细胞组成的,所以肉眼看不见,只能作为检测,在显微镜放大、倍才能看见。▲各阶段猪群结节虫感染率第三类是体表寄生虫,比如说疥螨、蚊子、苍蝇等。▲各阶段猪群小袋虫感染率找准“小偷”后,该如何科学驱虫。翁亚彪表示,首先针对性用药,药物要对应寄生虫种类,错误用药,不但会杀不死寄生虫,还会造成用药成本上升。另外,在选用品质优良驱虫药和科学驱虫方案的前提条件下,“驱虫不见虫”才是好方案。而什么时候用药,用什么药,才是困扰当前猪场进行寄生虫虫防控的首要难题。翁亚彪表示,通过对38个集约化猪场调研,发现当前规模化猪场驱虫普遍是三种措施:不定期驱虫、一年驱虫两次和阶段性驱虫。调查的38个样本中,采取不定期驱虫方案的猪场有10个,占26.3%。采取一年驱虫两次的有25个,占65.8%。采用阶段性驱虫方案的3各,仅占7.9%。结果显示,不定期驱虫和一年驱虫两次,在效果上几乎没有区别。一年两次驱虫的猪场,甚至由于两次驱虫的时间间隔太长,寄生虫的重复感染难以避免,导致寄生虫的感染还更加严重。阶段性驱虫相对要好于前两种,但是用药时间非常分散,操作执行不便。▲不定期驱虫猪场各猪群寄生虫感染率▲一年驱虫两次的猪场各猪群寄生虫感染率▲阶段性驱虫猪场各猪群寄生虫感染率那猪场究竟可以寄生虫病转阴吗?翁亚彪指出,阶段性驱虫一般是母猪产前15天驱虫,杜绝感染到其他的幼猪群。到了其他阶段,每次转栏驱虫一次。幼猪驱虫2、3次,种猪驱虫2次。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种猪寄生虫感染最严重,是主要的寄生感染虫来源。所以2次不够,要增多至4次,一个季度一次。此外,幼猪在小猪阶段驱虫一次。形成4+1的驱虫模式,效果明显。▲常见驱虫药的抗寄生虫范围同时,他还指出,市面上基本上所有驱虫药物都可以驱成虫。但是现在所有的防控措施对虫卵效果不明显,所以要用疫苗或者驱虫药防控。后者选择药物时要找更广谱的驱虫药,驱虫就会更彻底。▲峰会现场来源:新猪派汤欢欢
编排:小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