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鞭虫病 > 饮食调养 > 节气养生立春,你确定今天这样过吗
节气养生立春,你确定今天这样过吗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是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转折点。立春过后气温会逐渐上升,阳气步步升发,此时要注意顺应天时,要乐观开朗,以养肝为主。
说到立春,知道的人不少,可论及它的由来、习俗,能回答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时,充满智慧的小编,将会成为你们可爱的“哆啦a梦”。
“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这是对立春的理解。相传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立春后气温回升,标志着春耕大忙季节的开始,故有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人们常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时节,农业生产仍要预防寒潮低温和雨雪天气的不利影响,做好防冻保苗的工作。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中耕松土,及时追施返青肥,促进作物生长。
我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在古代,立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当然会有很多的庆祝活动了。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说说有哪些好玩的!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
祭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而在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鞭春牛
《济南府志·岁时》中记载:“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
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但是各地的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我国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除了上面说的,民间还有很多其他习俗,例如贴春幡、戴春鸡、佩燕子等,人们在闲暇的时候还可以结伴春游。而且,玩累了、饿了不用怕,小编早已为你准备了一份特色美食套餐:
立春则是冬去春来交换之际,阴衰阳盛之时,人们开始积累体内阳气,所以对于养生格外的重视。那怎么养生呢?小编总结了六大养生原则。
早起早睡以养肝《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防止旧病复发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不要过早减衣“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每天梳头百下《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少吃补品和盐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多吃韭菜香菜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小编想,春天到了,花儿就要开了,我们不妨泡一杯花茶,坐在温暖的阳光下,享受一下新年前的平静!
药材买卖网——全球领先的药材交易平台,为产业链当中的客户提供简单真实的一站式交易,致力于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提供永续的服务。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贵阳儿童白癜风